-
科林·布莱克默
英国牛津大学神经科学教授,牛津莫德林学院院士。同时,也在英国华威大学,新加坡的杜克-新加坡大学医学研究院担任教授职位,是位于新加坡的神经学研究合伙公司主席,也是阿布达比酋长国技术发展委员会科学与技术顾问。是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科学院)院士,医学科学研究院与欧洲科学院院士。是生物学会,英国科学进步协会,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会,生理学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荣誉院士或院士。此外,当选为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印度神经科学学院和印度国家科学学院外籍院士。1962至1965年,曾在英国剑桥学习医学;1965年至1968年,获得了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理光学博士学位。科林·布莱克默的研究涉及到视觉的诸多方面,人脑的早期发育以及大脑皮层的“可塑性”。科林·布莱克默应用了广泛的实验方法,包括对人脑中单个神经元的电生理学记录,研究神经元结构与连接的解剖方法,大脑皮层的光记录法,用于研究人类观察者视觉功能的心理物理法,以及人脑功能性磁共振造影。1968年至1979年期间,在剑桥大学任职,当选为唐宁学院院士。1979年,搬往牛津,担任生理学韦恩弗利特教授,直至2007年。1990至2003年期间,...
-
范良士
范良士现为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化学及分子生物工程学系杰出大学讲座教授及C.JohnEaston工程讲座教授。他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院士、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院士、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墨西哥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范教授1970年获得国立台湾大学理学士学位;1973年与1975年从西弗吉尼亚大学分别获得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此外,他还于1978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范教授的研究破解了构成CaO与SO2反应基础的离子扩散机制,这一机制对于空气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阐明了液固体悬浮液中尾流动力学,该学说导致了流体化与液体-颗粒系统里最重要的现象。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已经发明了7项可用于工业的洁净煤过程,包括OSCAR,CARBONOX,CCR,钙循环,煤直接化学循环过程。这些过程控制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并将含碳燃料转化成转换成氢气,电力或液体燃料。他们也发明了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用于三维、实时与多相流成像,该项技术目前正应用于学术界与工业界。范教授是《粉体技术》美国编辑,并担任其他期刊及丛书的编辑委员,包...
-
杨祖佑
杨教授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航空航天研究院院士,美国工程教育协会院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院士。目前任美国大学协会主席以及太平洋周边大学协会副主席。同时,供职于美国国家科学奖校长委员会,千年科技奖国际遴选委员会以及美国科维理基金会的董事会。他是30米望远镜项目董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正成为该项目成员之一。同时,担任新加坡教育部国际学术顾问小组成员。1996年以来,担任何梁何利奖最终遴选委员会委员。他在康奈尔大学获得结构工程博士学位。杨博士专门研究航天结构、结构动力学、复合材料、有限元、跨音速气动弹性,风和地震结构工程和制造业。他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生物启发传感器和执行器,用于控制土木、机械和航空结构,以及金属切削和生物复合材料加工。他单独撰写或合著170多篇论文,发表在科学期刊上,以及一部广泛使用的有限元结构分析教材(该教材日文版已再版)。迄今,共指导过52篇博士论文,20篇硕士论文;每年坚持教授本科生工科课程,目前指导多位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博士生。他的研究工作,教学及公共服务,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所获荣誉包括美国工程教育学会颁发的金...
-
罗杰·瑞迪
罗杰·瑞迪博士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机器人专业的MozahBintNasser讲座教授。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美国声学会院士,美国人工智能协会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58年,瑞迪博士从印度马德拉斯大学的Guindy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60年,从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获得工程硕士学位;1966年,从斯坦福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瑞迪博士的研究兴趣包括人机交互研究与人工智能。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百万册书数字图书馆项目,光纤到乡村项目和“做中学”。他所获得的专业荣誉包括:1991年,获得IBM研究拉尔夫戈莫院士奖。1984年,获得法国密特朗总统颁发的法国总统荣誉勋章奖;2001年,获得印度总统授予的印度公民荣誉奖;1994年,获得美国计算机协会(ACM)颁发的图灵奖;2004年,荣获Okawa奖;2005年,获得本田奖;以及2006年获得万尼瓦尔·布什奖。瑞迪博士获得了斯温卡泰斯瓦拉大学,南锡第一大学,马赛诸塞大学,华威大学,安娜大学和印度信息技术学院(阿拉哈巴德),安得拉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IIT)卡拉普...
-
巴里·J·马歇尔
巴里·马歇尔,男,出生于1951年9月,西澳大利亚大学教授。马歇尔教授因与罗宾·沃伦于1982年共同证实幽门螺旋杆菌是造成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因而著称,并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他曾获得肠胃病治疗方法与成分、幽门螺杆菌铋元素抗生素疗法、检测幽门螺旋菌的CLO快速尿素实验、制备用于测定由胃肠道上端细菌引起的胃肠失调的反应性药品的流程等几项专利。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博士的研究成果改变了医学界对这些胃部疾病主要病因的认识。除诺贝尔医学奖外,马歇尔教授获得2007年澳洲荣誉勋章、列侬布莱克生物医学研究突出贡献奖等国内外诸多奖项。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爱德华·F·克劳利
爱德华·F·克劳利,男,出生于1954年9月,麻省理工学院福特教授,航空航天与工程系统教授,美国宇航局探索技术发展计划审查委员会联席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克劳利教授曾在美国航空航天学会期刊、美国机械工程协会期刊、复合材料杂志和宇航学报上发表大量期刊论文。作为主动结构控制领域的早期参与者之一,他发表的部分期刊论文被数次引用。此外,他还与人合著了该领域的两本专著。克劳利教授在这一领域的贡献为他赢得了航空航天学会结构、结构动力学和材料学奖、美国机械工程协会自适应性结构奖章。并曾荣获旨在表彰工程和技术教育创新的伯纳德M.戈登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夏苏鲁
夏苏鲁教授生于1936年,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和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混凝土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内国际著名专家。他在采用创新的测试技术,研究准脆性材料非破坏性断裂,创建了混凝土断裂力学模型和从微细观研究纤维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方面的出色成就赢得了国际混凝土界高度赞誉。1989年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下,主持和创建了美国先进水泥基新材料研究中心(ACBM),联合高校和企业研发了性能优异的自密实混凝土,高性能减缩剂等新产品,挤出法专利生产新工艺,领先将纳米技术用于混凝土材料研究。并发表论文400余篇,合编并出版专著3部,编辑24部国际专题论文集。在近百个国际会议上做主题报告。夏苏鲁教授曾获得美国ACI和RILEM等国际专业机构的奖励以及荣誉称号共43项。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霍宁博
霍宁博,男,出生于1945年9月,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现任美国医学科学院(IOM)院长。霍宁博教授的研究成果丰硕,受到业界的关注,发表的论著已成为美国医改和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他参与领导和编制了美国国民健康发展2020计划,制定了十二个健康发展核心指标和二十四个健康发展状况预期目标。在全球性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AIDS疫苗临床研究等发表了众多核心论著,将医疗服务重心前移,也体现了公共卫生国际化观点。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曾任哈佛大学副校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
弗雷德·塞泊
弗雷德·塞泊,男,出生于1952年2月,1999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并被评为结构工程杰出教授。他创建了当今世界最大的结构实验与研究中心—CharlesLeePowellStructuralResearchLaboratory,在结构抗震、抗爆及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ENR(工程新闻纪录)评为“过去125年来土木建筑行业最有影响力的125人之一”。弗雷德·塞泊教授所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及项目100余项,发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400余篇,技术报告200余篇,国际会议和特邀讲座、报告500余场次,获得专利2项,自主研发软件6项。因他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美国总统青年成就奖、德国洪堡研究奖、美国公路与运输协会标准(AASHTO)特殊贡献奖、K.B.Woods杰出论文奖、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RaymondC.Reese研究奖、美国混凝土协会(ACI)杰出工程项目奖等40多项美国及全球多个国家的荣誉奖项。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杰夫里·华兹华斯
杰夫里·华兹华斯,男,出生于1950年5月,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现任Battelle研究院总裁和首席执行官,负责管理美国能源部6个大型的国家实验室。杰夫里·华兹华斯博士1975年获得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学位。杰夫里·华兹华斯博士在金属材料超塑性和高温蠕变机理、新型高温金属结构材料以及层状复合钢铁材料研究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新型合金,在航空航天方面得到了重要的工程应用。他同时还组织和领导了美国能源部的众多大型科学工程项目,在OakRidge国家实验室创建了中子散射中心、纳米科学中心和超大型计算中心等大型公共研究平台,这些高水平研究平台面向全球开放。他在国际著名材料科学期刊上发表了291篇学术论文。他的学术著作在国际材料科学及工程界得到非常频繁的引用,2003年美国科学资讯学会(ISI)确认他是世界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论文引用率最高的作者之一。他在美国和国际上获得了许多的荣誉和奖章,其中包括美国TMS,ASM,AAAS等学会荣誉会员(Fellow)称号。杰夫里·华兹华斯博士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先后就职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