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纳赫姆·埃利梅莱赫
梅纳赫姆·埃利梅莱赫教授目前任职于耶鲁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系,为RobertoGoizueta讲席教授。2006年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膜过程在高能效脱盐和水回用领域的应用、开发可用于下一代环境分离技术的先进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由于梅纳赫姆.埃利梅莱赫教授的杰出研究成就,其获得多项重要学术奖项,包括2015年获得埃尼(Eni)奖(由意大利总统亲自颁奖)、以及2005年获得克拉克(Clarke)杰出水研究奖(美国水环境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
-
李凯
李凯教授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PaulM.Wythes'55,P'86andMarciaR.WythesP'86讲席教授。自1986年起,除2001-2003年离校创业两年外,一直在该校任教。他被选为美国计算机协会院士(ACMFellow)、国际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Fellow)、华盛顿州立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1977年获得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1981年获得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耶鲁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李凯教授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做出重大贡献,包括1980年代中期提出计算机分布式共享内存(DSM)技术,同时提出了用于解决松耦合多处理器上的共享虚拟存储器中的基于目录的一致性算法,开创了计算机系统结构新的研究方向,2012年其原始论文被选入ACMSIGOPS名人堂。1990年代中期,为提高计算机群的通讯性能提出了远程直接内存存取的机构,对RDMA、InfiniBand等技术做出了关键贡献,现被广泛应用在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网络等领域,成为工业标准。2001年他与两位合伙人联合创办...
-
雷欧·拉斐尔·莱夫
拉斐尔·莱夫是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他拥有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学博士学位以及以色列理工学院(2017年)荣誉博士学位。莱夫博士于2012年7月当选麻省理工大学第17任校长。自上任以来,他领导麻省理工大学在日常工作中雷厉风行地推进科学探索,推动创新与创业精神,重塑高等教育,并引领MIT社区的人才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在教育方面,莱夫博士主要侧重学院在在线学习计划MITx和edX方面的最新模式开发。为促进麻省理工学院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并帮助下一代创新者实现自己的想法,2013年10月,莱夫博士启动了“麻省理工学院创新计划”。其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包括:引擎公司(TheEngine)的启动。引擎公司创立的目的是为那些以应对人类重大挑战为己任的“艰深科技”初创创新企业提供资金和专业支持。2014年5月,莱夫博士以AbdulLatifJameel世界水与食品安全实验室为依托,发起了“MIT环境解决方案计划(MITEnvironmentalSolutionsInitiative)”。2016年5月,他宣布启动旨在募集50亿美元的“MIT让世界更美好”募捐活动。莱夫博...
-
迈克尔·霍夫曼
迈克尔·霍夫曼教授现为加州理工学院TheodoreY.Wu教授。2011年,霍夫曼教授被评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霍夫曼教授于1968年获得西北大学学士学位;1974年获得布朗大学博士学位。1973至1976年间,霍夫曼教授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霍夫曼教授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研究涉及大气化学、化学动力学、催化氧化与还原、光化学、光催化、纳米技术、超声化学、光电化学、脉冲等离子体化学、环境水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广泛的领域。这些论文多从机理上揭示了重要环境问题或污染防治技术的原理,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并被广泛引用,被SCI引用总计约54000次,H指数高达104。科学索引(WebofScience)将他列为世界上工程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学者之一。霍夫曼教授于1991年和2005年两次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研究奖;2001年,获得美国化学学会CreativeAdvances奖;2003年获美国水环境基金会JackE.McKee奖章。2010年,霍夫曼教授被台湾大学聘为大气科学、化学及环境工程学科杰出首席教授。2012年,霍夫曼教授课题组发明由太阳能驱动的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
-
尼古拉斯·佩帕斯
尼古拉斯·佩帕斯现任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CockrellFamilyRegents讲席教授及生物材料、药物传递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院长,美国国家材料与制造委员会委员。尼古拉斯·佩帕斯被选为美国及多个国家的院士,包括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发明家学院、希腊雅典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法国国家药学院、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被12个学会(协会)评选为“Fellow”,包括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美国物理学会(APS),美国化学会(ACS),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美国生物材料学会(SFB),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BMES),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美国药学科学家学会(AAPS),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国际控释学会(CRS),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联合会(IUSBSE)。尼古拉斯·佩帕斯1973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科学博士学位。佩帕斯教授引领了全球生物材料、纳米材料、高分子物理、药物传递和生物纳米技术的发展。他使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将现代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结合,研发出...
-
顾敏
顾敏教授为澳大利亚物理学会会士(1999),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2003),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04),英国物理学会会士(2008),国际电力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2015)。被选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2006),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2007)。顾敏教授于1982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及1988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理学硕士及博士学位。他曾先后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及悉尼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担任研究员。顾敏教授在三维光学显微成像和多光子纳米光子学的基础研究及数据存储、生物医学工程应用中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他是三维光学显微成像理论的国际权威和先驱者之一,对现代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是澳大利亚光学学会BeattieSteel奖(2011),澳大利亚科学院IanWark奖(2014),澳大利亚物理学会Boas奖(2015)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科学创新奖(2016)的获得者。被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授于桂冠教授(2010)。荣获国际光学及光子学学会丹尼斯盖博奖(2019)。顾敏教授于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顾敏教授曾...
-
尼古拉斯·罗伯特·莱蒙
尼克·莱蒙教授,医学博士、哲学博士、英国皇家病理学家学院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莱蒙教授同时也是英国伦敦巴茨癌症研究院的院长。巴茨癌症研究院是世界顶级的癌症研究机构,近期入选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卓越中心和癌症生物治疗大中心。同时,他还担任英格兰国家健康研究院临床网络部主任,这个网络每年开展各项临床试验超过5000个,并招募720,000余名病人参加临床试验。莱蒙教授是英国主要的健康研究慈善机构-医学研究基金会的主席。同时,他是英国研究理事会及英国和国际医学慈善机构等的科学指导委员会的主席。另外,他还担任英国国家健康研究院研究战略委员会委员。2006年,莱蒙教授当选为英国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他所领导的医学科学院正在进行医学科研和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改革,主要研究方向是食道癌的防治。莱蒙教授的个人研究方向是癌症的基因组学和分子病理学,以及癌症的生物治疗和疫苗的研发。他的转化科研项目涉及基因修饰的溶瘤病毒和重新靶向的免疫细胞在病人身上的早期临床试验。2017年,莱蒙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松采夫·康斯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
K·A·松采夫——俄罗斯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与材料学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化学与无机材料工程领域的杰出学者,科学导师。K·A·松采夫任《无机材料》《无机材料:应用研究》以及《材料科学》等期刊的总编辑,是多家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俄罗斯科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部副院士秘书。自2012年起,K·A·松采夫院士出任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材料科学学院院长。K·A·松采夫院士开创了新的科技潮流——薄壁陶瓷氧化工程(OETWC)。在OETWC的框架下,给定金属形态氧化作用下精巧陶瓷产品直接成型的工艺过程确立了新的基本法则,从而使人们得以制造出灯丝、加热器、高温气体过滤器、热交换器以及用于汽车催化转化器的蜂巢状构件等陶瓷产品,并开发出高表面区域催化涂层成型工艺。合成给定形态IVB族紧凑型金属氮化物的可能性自此得到了证实,在不使用种子晶体的情况下获得大规模单晶钛、锆、铪氮化物的工艺也首次问世。在OETWC框架下诞生的技术还有用于气流和液流光催化处理的蜂窝陶瓷产品和纤维陶瓷产品技术,以及为此开发的将金红石紧凑型OETWC蜂窝和纤维陶瓷转化为锐钛矿和褐锰矿活性阶段的工艺,其光...
-
史提芬·博伊德
史提芬·博伊德(StephenBoyd)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三星工程教授及电子工程系信息系统实验室教授。他还同时兼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以及计算数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礼任教授。他现任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博伊德教授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SIAM和INFORMS的会士,以及IEEE控制系统学会的杰出演讲者。博伊德教授1980年获得哈佛大学数学学士最高荣誉学位,并随后于1985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还拥有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斯德哥尔摩)和比利时天主教大学(鲁汶)的荣誉博士学位。他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凸优化在控制、信号处理、机器学习和金融等领域的应用。 博伊德教授著有多本专著,包括《凸优化》、《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矩阵不等式》以及《线性控制器设计》,其中《凸优化》已经作为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相关课程的教材。他在凸优化相关领域发表了超过500篇论文,被引用数(谷歌学术)超过13万次,H指数为104,在工程界影响深远。他所领导的研究组设计并开源了多个优化工具包,包括CVX、CVXPY和Convex.jl...
-
韦伯斯特·卡维尼
韦伯斯特·卡维尼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德国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国际抗癌联盟、美国临床研究学会和美国微生物学院的成员。2015年开始任Ludwig肿瘤研究所CNS战略联盟主席。韦伯斯特·卡维尼在博士和博士后期间先后经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人类遗传学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他于1977年在堪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在Jackson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犹他州立大学HowardHughes医学中心做博士后。韦伯斯特·卡维尼多年来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肿瘤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及其相互作用,尤其关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以及这些基因变异与治疗反应的相关性。他的研究涉及到细胞遗传学、基因工程动物模型、蛋白质生物化学和肿瘤生物学。最重要的学术成就是发现了肿瘤易感性和进展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并且将这些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于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共发表370余篇研究论文。韦伯斯特·卡维尼获得超过100项的科学奖励,因其在肿瘤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和领导力获得了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的MargaretFoti奖,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