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云杰
朱云杰,广东皮阿诺科学艺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于2017年4月15日受邀参加了《2017中国家具产业绿色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论坛》,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
Michiharu Nakamura
MichiharuNakamur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主席顾问,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JapanScienceandTechnologyAgency)是依据《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法》而成立的独立行政法人单位,隶属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其前身是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作为实施《日本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核心机构,JST担负着“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重任。
-
汪德明
汪德明,解放军广东省军区装备部处长,于2017年4月15日受邀参加了《2017中国家具产业绿色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论坛》,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
辛耀中
辛耀中,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调度中心总工程师。他认为目前制约新能源发展、制约电网运行的因素,归结成三大结构性问题——电源结构、电网结构以及用电结构。三大结构性问题如三座大山严重制约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消纳。针对电源结构分布不均、调节不够的问题:加快建设调峰电源和蓄能电源(蓄水、蓄热、压缩空气等),优化水电调节,加强联合调节。针对电网互联不强、互济不足的问题:三峡工程促成了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加强了全国联网,新能源发展必须形成坚强智能电网,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10年或20年的建设。针对用电结构需求刚性、响应不灵的问题:快速推进鼓励动态响应的双边峰谷电价,大力推进限制高耗能的分类电价,积极推进鼓励节能的阶梯电价。从更为长远角度来看,随着化石能源枯竭,新能源的发展是不可转,且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100年之内实现全球电网互联,是解决世界能源的最可行之路。
-
高昆仑
高昆仑,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所长。2016年4月26日,受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并在会上作了题目为《全球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传统化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方式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及气候变暖的约束,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是集能源开发、传输、配置、使用于一体的泛在智能电网,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以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创新应用,带动电网的生产、运行及经营方式的变革,推动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同时,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
-
吴健
吴健,就职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现任云计算业务部总监一职。吴健2015年03月31日,吴健受邀参加了由光芒网在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暨论坛(CloudChina2015)》2018年10月22日,吴健受邀参加了由制造业国际联盟在天津市西青区友谊南路18号主办的《第十五届制造业国际论坛2018》
-
汪强
汪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于2017年6月7日受邀参加“2017中国工控装备及系统安全高峰论坛”,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
唐有根
唐有根,就职于,现任中南大学化学电源与材料研究所所长一职。唐有根2018年04月24日,唐有根受邀参加了由上海荣格有限展览公司在南岸区南滨路22号主办的《2018高效加工技术研讨会》
-
颜永年
颜永年,1938年1月12日出生,教授、博导,第一任清华大学材料成形制造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和第一任清华大学生物制造研究所所长。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863计划及与企业的横向合作任务。作为总设计师完成5台套世界级的我国重装行业和国防上急需的重型液压机,转让技术帮助企业生产数千台一万吨以下的各类液压机,创产值数拾亿。在多功能快速成形制造系统、组织工程材料的大段骨快速成形制造等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省、部级奖5项,拥有发明专利10项、著、译书12册,发表论文263篇、其中SCI收录21篇、EI收录47篇,几年来培养博士生35名、硕士生33名。被业界誉为“中国3D打印第一人”。
-
罗曼·玛吉斯
罗曼·玛吉斯,就职于乌克兰利沃夫州投资厅,现任厅长一职。罗曼·玛吉斯2018年05月25日,罗曼·玛吉斯受邀参加了由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在包河区主办的《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