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祥光
张祥光为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该研究成果将于11月19日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onthlyNoticesoftheRoyalAstronomicalSociety,MNRAS)。此期刊为国际间主要的天文学术期刊之一,由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UniversityPress)所出版。
-
朱永田
朱永田,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兼)。曾先后参加了我国2.16米望远镜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红外成象光谱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高精度大口径天文镜面磨制技术”等项目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主持完成系列空间遥感器的景物模拟器研制。现参加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简称LAMOST)项目的研制,任焦面仪器子系统负责人,具体负责其中的光谱仪器设计研制。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
-
风笑天
南京大学社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研究方法,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青年社会学,独生子女问题等。
-
季丐陆
季丐陆,就职于温州速时达集团,现任董事长一职。季丐陆2015年07月10日,季丐陆受邀参加了由全国教育行业信息资源交流大会组委会在水县野三坡金三角(京涿高速百里峡出口南行1500米)主办的《全国教育行业信息资源交流大会》
-
申屠献忠
申屠献忠,就职于SGS-CSTC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现任总裁一职。申屠献忠2015年09月09日,申屠献忠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在南京鼓楼区汉中路2号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
-
祁长松
祁长松,就职于《家和学》,现任创始人一职。祁长松2015年08月07日,祁长松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学习型中国-女性成功论坛》
-
林剑萍
林剑萍,就职于上海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现任园长一职。林剑萍2015年11月22日,林剑萍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早教论坛组织委员会在白云区白云大道南1039-1045号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幼教年会》
-
霍华德加德纳
霍华德加德纳,就职于哈佛大学,现任教授一职。霍华德加德纳2015年11月22日,霍华德加德纳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早教论坛组织委员会在白云区白云大道南1039-1045号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幼教年会》
-
王大伟
王大伟,就职于中国公安大学,现任教授一职。王大伟2015年11月22日,王大伟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早教论坛组织委员会在白云区白云大道南1039-1045号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幼教年会》2017年09月15日,王大伟受邀参加了由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中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主办的《2017第九届亚洲灾后心理援助国际学术研讨会》
-
龙冬
龙冬,男,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0至2015年先后于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获得加拿大健康研究院(CanadianInstitutesofHealthResearch)基金资助(CIHRFellowship)。2015年入选中组部“计划”,并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多年来一直从事核磁共振波谱学和生物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在PNAS,JAmChemSoc,AngewChemIntEd,PLoSComputBiol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了系列文章。近期工作获得Facultyof1000推荐,并受到学术界和制药公司同行的关注。主要研究兴趣:我们的科研工作处于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及计算科学的交叉领域。利用前沿的多维核磁共振波谱学技术、计算机模拟和多种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手段定量研究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的空间三维结构,并且探测这些结构随着时间(皮秒至秒的时间尺度)的动态变化过程。我们工作中所获取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和构象动态信息对于理解生物分子行使其生理功能的机制机理以及针对生物大分子的药物研发都意义重大。教育经历:2005年,武汉大学,学士学位;2010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10-2012年,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及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2-201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5-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结构及计算生物学;2、生物物理化学;3、生物大分子构象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