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vid Chen
DavidChen,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研究员,于2015年11月16日受邀参加了第十四次中国暨国际生物物理大会。
-
王凡
王凡,1984-1988吉林大学,物理学,学士;1988-1991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1994-1997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技术,博士;1998-2000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博士后;1991-2008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1-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2013-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客座研究员;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BioconjugateChemistry、NuclearScienceandTechniques编委,BiophysicsReports副主编获奖情况:201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美国核医学学会Berson-Yalow奖;研究组工作摘要:分子影像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个交叉学科,它是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涉及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化学、物理学、药学等多个学科,具有无创、实时、动态、特异等特点,被美国医学会评为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十个医学科学前沿领域之一。分子探针的研究是分子影像领域的核心,本课题组针对疾病特别是肿瘤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异性标志物设计构建分子探针,在完成临床前动物显像的基础上进行临床转化研究,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预后、疗效评价以及个体化治疗。
-
黄威
黄威,前立思辰互联网教育CEO,黄威,一位外企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他被教育行业尊称为“皇叔”。自1998年从事国际教育以来,就没有从教育行业这个“坑”中出来。他于2015年9月7日出任立思辰互联网教育CEO。在立思辰,除了分管互联网这一块业务之外,黄威的另一个核心职责就是确立立思辰教育战略。自2016年以来,立思辰先后全资收购了留学360、专注高考升学咨询的百年英才,以及在线学习平台跨学网等。
-
阚维
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走上中学历史讲台,埋首于高中历史教学七载;此后去国七年:先于2001年公派赴美学习,后又于2003年负笈留英,师从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院MelWest教授,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秉承“潜沉学术•积淀基础•关注实践”的学科精神,致力于探索以实证范式进行课程与教学领域研究的同时,积极关注我国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实践领域,力争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同时对本土课程与教学理论和发展具有贡献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
王凯峰
王凯峰,好未来产品技术委员会成员和家长帮APP负责人,曾撰写2016-2020年Edtech创业趋势预测与EdAI:2016-2020年教育迈向智能时代等行业报告,被近40家教育、创业、科技媒体转载。
-
杨生文
杨生文,男,《职业》杂志社副社长,曾参加第二届中国职业生涯发展论坛并发表该会的开幕致辞,曾参加2016《智慧中国教育力量》高峰论坛。
-
连东帅
连东帅,就职于教育上市公司事业部,现任运营经理一职。连东帅2016年10月18日,连东帅受邀参加了由校长邦在长宁区协和路193号主办的《2016TOWER教育创新大会》
-
孙福万
孙福万,男,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境)外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
胡斯琦
胡斯琦,资深全脑课程培训导师,早幼教公社特聘导师,受邀参加2018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年会,并发表精彩演讲。
-
赵小呆
赵小呆,原名赵思晨,原清华附中创新班班主任,现环球旅行家、独立英文教师、户外健身达人、个人成长自媒体人。作为一名终身教育工作者,曾经历过传统学校(清华附中创新班英文教师&班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客座英文讲师)、著名教育机构(学科专家顾问)、线下英语教育工作室(自己创办的“小呆英语教室”)、在线教育创业公司(全国客户运营经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