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文明
-
-
刘俊平
刘俊平教授在国际期刊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在Nature、Science等著名杂志。是五项专利的发明人(其中一项专利已获批准证书)。其长期获得澳大利亚政府科学研究基金,多次获得澳大利亚国家级奖励。刘俊平教授为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医学研究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自1996年任研究室主任、英女皇二世研究员,1999年任高级研究员,2002年以来任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终身高级职员,2010年任蒙纳士大学教授。蒙纳士大学是世界排名前50名内著名大学。刘俊平教授是国际染色体端粒研究的著名科学家,他将于国内为人类染色体端粒、端粒酶与衰老等方面的研究做出杰出贡献。2009年生理学、医学诺贝尔奖授予了端粒酶发明者,再次表明染色体端粒、端粒酶在人类衰老、恶性肿瘤等疾病方面的重要性.主要研究方向:染色体端粒相关蛋白磷酸化对端粒DNA长度和肿瘤细胞寿命的调控染色体端粒相关蛋白异常在引起人体器官衰老(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方面的机制雌激素与端粒酶激活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微量重金属离子锰在细胞内的作用和引起组织退行性变的调控机制
-
杨运桂
杨运桂,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获得者。研究RNA表观遗传学特征、调控和功能,重点阐明RNA甲基化调控及其与遗传性状表型和疾病关联机制。参与发现RNA6-甲基腺嘌呤修饰(m6A)的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酶,阐明m6A修饰位点选择及其调控mRNA剪接和翻译分子机制,鉴定m6A调控成纤维细胞形成多能性干细胞重要功能。研究成果作为RNA生物学研究前沿热点入选ScienceEditor’sChoice等,证明RNA甲基化修饰类似于DNA甲基化具有可逆性并调控RNA加工代谢等重要生物学功能,和同行一起拓展RNA甲基化表观转录组学研究的新领域。表观转录组学(Epitranscriptomics)已被定义为“转录组相关功能改变而不涉及核糖核苷酸序列变化”的研究,RNA甲基化修饰是核心,增加了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调控层次,丰富了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内涵。已在Cell、CellStemCell、MolCell、NatCommun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论文26余篇和合作论文25余篇。
-
项小平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
姚景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
刘亮辉
湖南省株洲市幼儿园,总园长
-
李然然
李然然潍坊市寿光世纪教育集团幼儿园,业务园长
-
黄 鑫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
-
赵章武
-
-
杨志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