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成名
李成名,就职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现任副院长一职。李成名2015年09月06日,李成名受邀参加了由GIO俱乐部主办的《“一带一路与北斗地理信息新机遇”2015年GIO俱乐部夏季峰会》2018年06月20日,李成名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在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主办的《2018第十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
-
田捷
田捷,1960年1月出生,安徽人。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03、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学会会士(IEEEFellow)(2010年起),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IAMBEFellow)(2012年起),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Fellow)(2013年起),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AIMBEFellow)(2014年),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Fellow)(2014年),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Fellow)(201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7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06年教育部专业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两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06、2011)。第四军医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特聘或兼职教授。
-
黄方林
黄方林,工学博士,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与力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结构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重大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测试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辨识、桥梁健康监测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和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5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8篇次,1篇获陕西省科协一等优秀论文奖,出版著作3部。
-
杨春虹
1982年在兰州大学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94年在德国JohannesGutenbergMainzUniversity生物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至2003年在德国JohannesGutenbergMainzUniversity博士后及seniorscientist。现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JournalPlantPhysiology主编。主要研究工作:1.光合作用色素蛋白复合体超分子体系高效吸能、传能和转能的分子机理研究;2.光合作用捕光天线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3.光合作用的仿生模拟理论研究;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1]多功能转光膜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机理研究及其产业化示范;院地合作项目(主持子课题);2012-2014;[2]以提高PSII超分子体系能量传递和电荷分离效率为目标的分子设计和组装研究国家基金委面上基金;2010-2013(主持)[3]光合作用与“人工叶片”-973项目(主持子课题)2015[4]干旱荒漠区短命植物和齿肋赤藓实现高效碳同化的生理途径及分子调控机制-973项目(专题)2013;[5]光合作用光能有效传递和分配的调控机制-973项目(参加)2013;[6]以光合色素蛋白复合体超分子体系为主体的生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院方向性项目(主持)2010;[7]Structureofxanthophyllscycleinlight-harvestingpigment-proteincomplexes-中匈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2012[8]Themechanismsofphotoprotectioninnaturalandartificialphotosyntheticsystems-theResearchCouncilofNorway,2011
-
张俊彦
张俊彦,湘潭大学教授,1983年获湘潭大学固体力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湖南大学固体力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湘潭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博士学位;1983-1986年在湖南纺织专科学校(现湖南工程学院)任教;1989-今在湘潭大学从事教学科研;2004在湖南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从事科研,2006年出站。主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断裂力学、近代力学概论等。科研项目:目前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校交叉课题和博士启动资金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湖南省自科基金1项、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基金1项、国家重点攻关子项目2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4项。
-
陈哲宇
陈哲宇,1990年9月参加工作,2000年6月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为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精神疾病基础与临床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学员、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讲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系博士后,美国康乃尔大学医学院博士后、讲师、助理教授。陈哲宇教授长期致力于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精神疾病关系的研究,从分子细胞水平到整体动物水平寻找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发生的基因及环境因素,并探讨可能的干预措施。陈哲宇教授已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培育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相关科研成果在《科学》、《神经科学杂志》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总计达30余篇,合计影响因子100多分,并被引用300余次。2012年8月任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常务副部长。
-
刘爱军
刘爱军,就职于华师教育研究院,现任副院长一职。刘爱军2015年10月30日,刘爱军受邀参加了由北京华师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不同风格与流派课改名家论坛》
-
Russell Leu
RussellLeu,美国夏威夷大学法学博士JD,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外籍专家。于2015年10月17-18日受邀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
关颖
关颖,就职于天津社会科学院,现任眼睛一职。关颖2015年10月30日,关颖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
-
杨伟云
杨伟云,就职于北师大天津附中,现任校长一职。杨伟云2015年10月31日,杨伟云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在河西区大沽南路1010号主办的《“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与课程领导力”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