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
1998年-2001年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博士后。2000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软物质物理实验室主任、SM4课题组组长。[1]
-
李卓彬
李卓彬,就职于中国侨联,现任副主席一职。李卓彬2015年08月16日,李卓彬受邀参加了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在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王金斌
王金斌,男,1972年9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委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青委会理事,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副秘书长,国际期刊JournalofNanoscienceLetters杂志编委。2005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先进电子材料中心(AdvancedElectronicMaterialsCenter,NationalInstituteforMaterialsScience,Japan)从事访问研究,2010年1月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做GlobalCOE教授。主要从事铁电薄膜、稀磁半导体、铁电体/稀磁半导体异质结、铁电铁磁复合材料和相关器件的制备与改性、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等研究工作。在Appl.Phys.Lett.,ActaMater.,Small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收录47篇(其中影响因子4.0以上的10篇,影响因子在2.0~4.0之间的13篇),Ei收录46篇。至2009年5月,有39篇文章被发表在SCI收录刊物上的文章引用427次,其中他引336次,单篇文章他引最高次数为39次。申请并受理国家发明专利五项,其中两项已经授权。多次被Appl.Phys.Lett.,J.Appl.Phys.,J.Mater.Sci.:MaterialsinElectronics,Appl.Surf.Sci.等国际刊物邀请审稿或约稿。多次参加在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北京、重庆和武汉举行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并做分会主席和邀请报告。
-
杨国强
杨国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主任。1985年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1991年于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研究员,1996年至1999年美国依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ofIllinoisatUrbana-Champaign)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助理。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在有机光功能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性能及其作用机理方面开展研究,包括分子结构、超分子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对发光性质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环境条件(包括超高压条件)对发光性质和电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新型荧光探针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等。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5项,国际专利2项。现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亚洲大洋洲光化学理事会理事,J.Photochem.Photobiol.A:Chem.助理主编、编委、《影像科学与光化学》、《高压物理学报》编委。
-
谢献忠
谢献忠,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湖南省力学学会理事,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动力学系统辨识与结构损伤诊断。目前正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物理参数时域辨识的结构损伤诊断研究”、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非完备信息的结构时域辨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参与(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振动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机械工程学报》、《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8篇。
-
王友军
王友军,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毕业于烟台大学生化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神经生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获得神经与认知专业专业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鲎腹光感受细胞内钙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博士毕业后,在美国费城天普大学生化系Gill实验室工作了六年(三年博士后,三年助理科学家)。期间从事钙离子通道及钙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TRPC离子通道,L-型钙离子通道,Orai钙离子通道,及调控上述通道的钙感受器STIM蛋白。其中部分工作发表在SCIENCE,PNAS,和JBC等杂志上。2012年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并于2013年5月正式入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抗性基因资源与分子发育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并入选教育部2013年度“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及第五批“计划”。主要研究内容 钙离子通道,钙感受器及钙调控蛋白及其介导的钙信号在肿瘤及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利用荧光及钙成像、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动物细胞系,急性分离的小鼠细胞及基因敲除小鼠内研究TRP离子通道,L-型钙离子通道,Orai钙离子通道及STIM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介导钙信号的分子机制。重点研究他们及其介导的钙信号在肿瘤细胞增殖及血管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的分子机理。
-
谢智芳
谢智芳,就职于台湾课后教育协会,现任理事长一职。谢智芳2016年05月19日,谢智芳受邀参加了由广东省电视台在白云区白云大道南1039-1045号主办的《首届两岸三地互联网+教育论坛》
-
张绍全
张绍全,男,博士,教授,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1994、2009年分别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外国语》、《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外国语文》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篇,出版专著、编著、教材14部,主持、主研国家级、省部级项目9项。学术兼职:1.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副会长;2.重庆市外文学会副会长;3.重庆市翻译学会副会长;4.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5.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理事;6.中国法律语言研究会理事;7.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委员;8.西南大学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9.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10.《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编委。获奖:1.课题(主持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获第三军医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2.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优秀教师”称号,2001;3.第三军医大学校级优秀教师,1991。
-
谈俊
谈俊,就职于STMCU,现任市场部经理一职。谈俊2016年06月17日,谈俊受邀参加了由360eet电子工程网在西安碑林区南大街110号主办的《2016电子创新技术高校教师峰会·西安站》
-
刘永刚
刘永刚,德隆校长私人董事会创始人,乌鲁木齐领先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德隆校董会是新疆本土一个校长互助学习的平台,因为私董会本身就是一个企业主互助学习的形式,也可以称为一个互助学习的组织,私董会本身要求是不同的行业,后来我把这个模式引进到民办教育行业后,发现学习效果依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