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博泉
于博泉,就职于原中央民族乐团,现任琵琶演奏家一职。于博泉2015年07月03日,于博泉受邀参加了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主办的《2015全国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园长高峰论坛》
-
刘帮成
刘帮成,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现为上海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创业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组织行为学、人才政策与管理、创新创业与知识管理、公共服务与政策评价等。
-
李玉龙
李玉龙,国内著名教育媒体人,《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主编,第一线教育网创办人,“第一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问对学堂”能力课程研发总主持。在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写作、学校文化和课程设计领域均有原创性突破和建树。
-
肖体乔
肖体乔,男,1966年生,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副主任,先进成像与工业应用研究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同步辐射分会常务理事,上海核学会理事,同步辐射医学应用国际会议MASR2012副主席。1996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成像光学、X射线光学。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光科技专项、中科院仪器研制重点项目各一项,现为973项目课题负责人。2004年12月加入上海光源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任束线工程分总体主任。负责完成的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线站,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现已向用户开放。获201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一项(主要完成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培养研究生30余名。
-
Tove Skutnabb-Kangas
ToveSkutnabb-Kangas,[丹麦]罗斯基尔德大学副教授。参加了“语言与未来”第二届青年学者工作坊并参与了演讲。会议内容: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是“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的衔接与界面研究”,以呼应国内外学术界逐步兴起的从语言政策宏观整体视角审视语言教育领域具体问题的研究范式。工作坊将邀请国际著名专家,与国内学者一起探讨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衔接的具体研究方法,并做研究案例分析。通过跨界的思想碰撞寻找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语言教育政策研究的青年学者,提高研究者把握语言政策研究方法、将其应用于语言教育研究课题的能力,培养一批致力于语言政策研究、具有学术创新能力、有国际视野又具中国关怀的青年学术人才。
-
付跃刚
付跃刚,男,1972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长春理工大学测试分析中心主任。1995年毕业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获得长春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长春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第十一批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第六届长白青年科技特优奖奖获得者,第十届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长春市第八批优秀青年大学毕业生,第二届长春市“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培育人选。吉林省光学学会理事等。
-
吴月芳
吴月芳,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参加第十届张衡学术研讨会—分子云与恒星形成2015并发表精彩演讲。本次会议的科学内容主要包括:分子云的结构、物理性质与运动学特性,分子云与恒星形成,分子云与银河系结构,分子云与天体剧烈活动(超新星、HII),分子云与恒星晚期演化,星系中的恒星形成,射电仪器研发等。分子云与恒星形成是当今天体物理学一个活跃的分支,它对其它学科领域如宇宙学、星系形成与演化、银河系结构以及行星系统的形成等都有非常重要影响。
-
李安晋
李安晋,就职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现任事业发展部部长、培训交流中心主任一职。李安晋2015年11月27日,李安晋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
-
刘英川
刘英川,就职于清华大学,现任计算机系博士一职。刘英川2015年11月28日,刘英川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幼儿教育协会在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大屯路甲一号主办的《2015第十三届全国民办幼教资源共享园长论坛》
-
肖少北
肖少北,就职于海南师范大学,现任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一职。肖少北2015年11月27日,肖少北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