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刚
赵刚,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地缘战略与国家安全、能源战略、科技外交、科技与创新政策等。赵刚先生提出的地缘科技学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曾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
-
陈涛
陈涛,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聘请专家,加拿大人,生化工程博士。2011至今,担任公司总裁。他在脂肪乳技术方面拥有14项发明专利,发表40余篇科研论文,1部科研专籍,并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多年来,他在国外大学、制药企业一直从事新型脂质体技术和脂质体药物的开发,长期担任制药企业科研部门经理负责新药开发研究,对新药研发及管理具有丰富经验。
-
朱永新
朱永新,男,1958年8月生,江苏大丰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
张永伟
张永伟,男,1973年3月生,汉族,河北沧县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沈阳市政府党组成员,沈阳市政府副市长(挂职)。
-
陈自立
陈自立,格力电器市场部部长。陈自立认为:格力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质造”,即质量制造。那个时期是产品稀缺的时代,企业需要以质量求生存。针对当时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伪劣产品,格力提出“好空调格力造”的口号;第二个阶段是“技造”,即技术制造。这一时期,市场进入产品丰富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而产品质量好只能保证企业短时期赢得市场,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这一时期,格力提出“掌握核心科技”的口号;第三个阶段是“责造”,即“责任制造”。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腾飞,但同时带来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因此企业发展必须要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自觉承担国家责任,所以格力提出了新的品牌广告语“让天空更蓝,让大地更绿”;第四个阶段是“志造”,即志气制造。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颁布,新一轮的信息技术产业革命的到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都召唤着中国制造要走向世界,这时期格力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中国造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口号。
-
王健
王健,StephenWang,IDG-TechNetwork·中国首席运营总裁.现任IDG全球子公司IDGTechNetwork中国区首席运营总裁(COO)王健先生拥有十余年企业高管工作经验,曾经在德国、美国、日本、香港等海外常驻工作,对中外传统行业和以互联网为驱动力的新经济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广泛的人脉。
-
许静
许静,三元食品副总经理,于2017年5月16日受邀参加了《2017IAI国际创享节暨第17届IAI国际广告奖颁奖盛典》,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
李凤媛
李凤媛,娃哈哈党委副书记,市场部部长,于2017年5月16日受邀参加了《2017IAI国际创享节暨第17届IAI国际广告奖颁奖盛典》,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
李东生
李东生,就职于中国广告协会,现任会长一职。李东生2015年04月16日,李东生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广告协会在近郊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888号(宾馆内水轩西餐厅)主办的《2015(第十一届)中国广告论坛》
-
俞哲
俞哲,数电星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受邀参加CIT2016中国影音集成科技展,俞哲表示,“尚幕是片源、著作权和市场许可的合法项目,并接入了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授权及监管平台,所以观众在尚幕主题影院观看影片的费用,将计入该片的综合电影收入,而且观众观影的费用是自动打入版权方的账户,然后版权方再分成给我们,所以绝对规范,数据真实可靠。”俞哲说,“在好莱坞,电影的利润只有30%靠首轮放映,70%是靠票房之后的收入。在中国却截然相反,90%的赢利都是靠电影的头轮放映,然后卖卖版权,电影的赢利链就结束了。私人影院必将改变中国电影这一尴尬的局面,有效延长产业链,成为中国电影新的赢利点,并将开启电影片方、发行方、主题影院业主、观众多方共赢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