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瑜
陈瑜,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检验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疾病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临床检验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评审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临床检验杂志》编委等。硕士生导师,博士,主攻学科:主要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研究。1991年7月镇江医学院本科毕业,1999年6月浙江大学硕士毕业,2004年6月浙江大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毕业。1991年8月在浙医一院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疾病的实验研究、抗感染免疫研究以及新型检验诊断技术的研发。医疗成果一、医疗成果1.变应原特异IgE及相关炎症介质测定的临床应用研究,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三等奖(2003年),第二作者;2.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的临床应用研究,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三等奖(2005年),第三作者;3.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相关性及其致血管炎症激活的调控机制研究,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4),第九作者;4.混合型人工肝与生物人工肝用细胞源的实验研究,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6),第十作者。5.信息技术在缩短门诊标本周转时间中的应用,2010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三等奖,第二作者。
-
Dr.AlvaroMacieira-Coelho
Dr.AlvaroMacieira-Coelho,就职于法国国家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现任研究院主任一职。Dr.AlvaroMacieira-Coelho2015年05月15日,Dr.AlvaroMacieira-Coelho受邀参加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在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主办的《第八届世界癌症2015年大会》2015年05月15日,Dr.AlvaroMacieira-Coelho受邀参加了由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在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主办的《2015第八届世界癌症大会(WCC)》
-
郭海科
郭海科,南方医科大学教授。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眼科学博士学位。擅长领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抗青光眼手术,角膜移植手术,屈光矫正手术科研简介主要研究方向:1、白内障基础与临床2、眼内屈光手术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视力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防盲办公室主任;美国白内障学会会员;世界青光眼学会会员;广东省高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代表论文:1、TGF-β_1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和诱导其表达CTGF的作用眼科研究2006:5.82、晶状体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眼科研究2005,23:607代表学术专著: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主要获奖情况:1、一种角膜培养液2002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研究广东省人民医院2005年新技术奖3、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广东省人民医院2004年新技术奖在研课题:1、角膜及眼内屈光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对比研究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5年至2008年15.0万元2、角膜及眼内屈光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对比研究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基金2005年-2008年0.5万元3、屈光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子课题)2005年-2006年2.1科研项目科研基金资助(1)《TGF-β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调控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暨南大学自然科学基金。(2)《端粒酶与晶状体上皮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广东省人民医院基金。(3)《TGF-β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调控的研究》暨南大学自然科学基金(4)《特殊病例人工晶体屈光力的计算及软件开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基金。研究成果(1)观察了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周期及接触抑制现象;(2)观察了柔红霉素、5-Fu、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周期的作用,为白内障术后囊混浊发生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3)在国内首先证明了晶状体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存在,并发现端粒酶活性在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逐渐减弱直至丧失,从细胞衰老的角度阐明了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华眼科杂志》《眼科研究》、《EyeScience》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并获得“广州医学院科技进
-
张利宁
张利宁,就职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现任所长一职。张利宁2015年05月15日,张利宁受邀参加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在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主办的《第八届世界癌症2015年大会》2015年05月15日,张利宁受邀参加了由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在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主办的《2015第八届世界癌症大会(WCC)》
-
王永斌
中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推“双定点临床正骨按摩疗法“专题主讲专家,西安按摩医院首席专家,国家级按摩师考评员,中医执业医师。受邀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医推拿、正骨、整脊手法医案专病专治专题交流会暨中推第七届年会”会议,并将做精彩演讲,主讲内容:人体力学平衡与颈间腰腿疼痛关系解密。
-
吴克瑾
擅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综合治疗,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乳癌术后一期修复以及保留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的辅助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
侯金林
侯金林,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2次在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学习和工作。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全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亚太地区肝病学会执行委员。广东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名医工程首批成员、珠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华传染病杂志副总编辑,中华传染病学杂志等8家杂志编委。近年来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子课题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项,其它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2009年初,侯金林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十一.五”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化抗病毒治疗正式启动,该项目获得国家7800多万元的资助。
-
张淑兰
张淑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妇二病房主任,教授、妇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二级教授,自1998年4月始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妇科主任、第二妇科病房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绝经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辽宁省妇产科分会第七至九届主任委员,沈阳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妇产科杂志》、《国际妇科肿瘤杂志中文版》、《国际妇产科杂志中文版》编委。2005年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06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0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辽宁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2011年被评为辽宁省第二批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011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擅长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疾病和妇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疑难重症的抢救,尤其对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有深入研究。
-
张世平
神经科学博士,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针灸专家。他长期集中医的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以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药。在针灸机理和临床研究领域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另外,还特别注重中医诊断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对把现代科技融入中医保健有着浓厚的兴趣。目前担任香港浸会大学針灸學碩士學位課程主任,是《世界針灸雜誌》的編委,并正在筹办英文杂志TelehealthcareandWearableHealthcareDevice。最近获捐助经费开展穿戴式穴位诊疗装置项目的研发
-
李豪杰
李豪杰,就职于劳工卫生管理师,现任博士一职。李豪杰2015年05月05日,李豪杰受邀参加了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27号的《中国国际医美抗衰老大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医美抗衰展》2015年07月01日,李豪杰受邀参加了由4S运动体能康复学院/4S运动康复(防护)学院在杨浦区长海路399号主办的《首届运动康复防护技术交流培训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