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卫红
1984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1986年至今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工作,现任药学部副主任,分管临床药学、教学等。曾到南京军区总医院、日本名古屋赤十字病院、美国罗德岛医院等学习和深造。承担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的教学及硕士研究生的带教工作。兼任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其临床药学组委员;兼任南京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南京市卫生局医疗质控委员会医院药事管理专业主任委员等。
-
马德成
马德成,默沙东制药中国研发中心总监,受邀参加2015年11月19日-20日,第五届给药系统与制剂研发亚洲峰会(DDFAsia2015),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
曹国庆
曹国庆,江苏恒瑞医药集团副总经理,曹国庆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曾入选国家“”,1999年加入美国礼来公司心血管及代谢疾病部门任资深生物学家,并担任多个研究项目领导和部门领导。2012年加入江苏恒瑞医药任生物研发副总经理。
-
吴健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东京大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89-1993,美国匹次堡大学访问副教授,1986,德国Erlangen-Nurnberg大学洪堡研究员,1989-1990,新加坡系统科学研究院新一代计算机实验室主任,KentRidge数码技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副所长,1993-2000,卓信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2000-2002,新加坡信息与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新方向部主任,2003-200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传感网络和应用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9月起,1986-1990主持研发了最早的面向对象的地理信息系统,并应用于黄土高原资源调查,获国家(三等)及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1992-1993主持研发世界首个人脸识别系统(第一届ACMMultimedia大会发言),为新加坡警察试用(1993),后由团队成员创建xID公司。1996主持研发了最快的彩色地图数字化系统(NeuroVec)。经用户(新加坡国防部)测试,比同类国际名牌产品快一到二十倍1998-2000主持研发了能在网上递送纸文件原件的系列技术,它包括:1)多层信息水印,2)远程打印控制技术,3)数字签章保护技术,以及4)数字文件使用权保护技术,以此创建TrustcopyPteLtd。2004-2010,首次提出有情景动态诊疗,研发第一台有情景动态监测仪,先后创建新加坡uCareTechnologies和无锡微感科技有限公司,2009-2013,主持研发我国第一个微型传感器人体运动捕获技术和设备,获基金委重点项目支持。2010-2014年,在心血管系统评估和康复技术上取得一系列突破,研发了国际上第一个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技术、第一个无创自主神经心血管调控参数(压力感受器灵敏度、交感副交感神经活性)测量技术、第一个心脏运动试验技术和心率运动反应指数、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技术等,形成了一整套心血管病评估和康复系统解决方案。2015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规范化了心应变能力系列指标,并组织开发了专业测量仪器数字心肺步行工作站DCW,为心肺代谢系统功能测量的推广提供了技术和设备。2015年完善了心脏康复云服务系统和大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用于进行心脏功能评估的心应变能力系列指标及其测量设备:数字心肺步行试验工作站,用于康复训练监测和实
-
项骏
项骏,中信国健生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参加了2016输液&包装发展论坛并发表了精彩演讲,届论坛由国家药典委员会支持,中国医药包装协会主办,将以关联审评审批为支点,着眼医药工业“十三五”,强化“包装系统”理念,梳理标准体系,整合国际上成熟的解决方案与发展趋势,实现前端至终端的融合,进而开拓注射剂工业发展新未来。2016输液&包装发展论坛旨在帮助注射剂相关企业积极应对药品监管政策变动,解决技术难点和新政实施过程的问题,携手行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
朱兰
朱兰,女,1964年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盆底学组副组长兼秘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妇产科核心期刊《实用妇产科杂志》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副主编。妇产科核心期刊《中华妇产科杂志》等十余种杂志编委。主持已完成国家及部级课题两项,目前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级科研课题三项,负责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的研究。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主译《女性盆底学》等多部著作。2000年及2003年分别获得中华医学会-爱惜康中青年外科优秀论文二等奖,2002年获全国中青年论文一等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与基础研究》获2004年全国青年论坛二等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排名第二位)获2004年中华医学二等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排名第八位)获200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女性盆腔器官膨出与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学研究》获2004年全国中青年医药论坛二等奖(排名第一);2006年获全国第九届青年科技奖。
-
沈韬
沈韬,北京第三医院主任,从早期从事医学基础研究和医学统计工作,转到信息管理领域,再到现在专注医疗卫生信息化,沈韬成功地跨越了两道坎,不仅顺利突破了医院信息化向临床延伸的瓶颈,而且还成功完成了北医三院整体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沈韬主持完成了北医三院的信息化规划并推动其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将医院的管理与临床需求相结合,使医院的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及办公系统的建设得以稳步发展,有效地支持了医院的日常工作。为了加快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沈韬还重新规划并优化了就医流程、细化医院管理,对现有电子病历产品进行评估,推动电子病历建设。他还构建了基于多系统集成的、具备多种权限控制的门诊医生工作站和电子处方系统,规范了医生的医疗行为。他还创新性地将院内职工和学生的门禁卡与北京市公交一卡通整合,实现了职工或学生的就医、门禁、图书借阅、食堂就餐以及充值后乘坐公交车等功能。和许多CIO不同的是,沈韬除了完成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外,还积极参与到各种医疗信息化协会的工作中,参与制定《医院信息化白皮书》,还积极地担负起推动全行业信息化进步的责任。沈韬,北京第三医院主任,从早期从事医学基础研究和医学统计工作,转到信息管理领域,再到现在专注医疗卫生信息化,沈韬成功地跨越了两道坎,不仅顺利突破了医院信息化向临床延伸的瓶颈,而且还成功完成了北医三院整体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沈韬主持完成了北医三院的信息化规划并推动其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将医院的管理与临床需求相结合,使医院的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及办公系统的建设得以稳步发展,有效地支持了医院的日常工作。为了加快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沈韬还重新规划并优化了就医流程、细化医院管理,对现有电子病历产品进行评估,推动电子病历建设。他还构建了基于多系统集成的、具备多种权限控制的门诊医生工作站和电子处方系统,规范了医生的医疗行为。他还创新性地将院内职工和学生的门禁卡与北京市公交一卡通整合,实现了职工或学生的就医、门禁、图书借阅、食堂就餐以及充值后乘坐公交车等功能。和许多CIO不同的是,沈韬除了完成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外,还积极参与到各种医疗信息化协会的工作中,参与制定《医院信息化白皮书》,还积极地担负起推动全行业信息化进步的责任。
-
Bracha Timan
BrachaTiman,以色列梯瓦制药公司主任。参加了第十四届国际新药发明科技年会并参与了演讲。会议内容:国际新药发明科技年会在2003年由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发起,致力于支持医药界专业人士和生物学家找到新的合作伙伴,发现新的思路,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发现并精确定位与全球新药研发市场中的合作需求,在创新性新药研究中得到最新的突破,获得跨越不同文化环境开拓业务的发展。新药发明科技年会十年间已经成功地吸引了5000多名世界著名演讲者做报告,有超过50000名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将其作为主要的国际活动前来参加。新一年的会议将在韩国京畿道的韩国国际展览中心召开,通过本届年会我们希望提供进一步的技术学术交流机会,发掘全球蓬勃发展的药物研究和开发行业的专业人士在亚洲的合作潜力。
-
刘永超
刘永超,就职于疫苗圈与疫苗百事通,现任创始人一职。刘永超2015年12月12日,刘永超受邀参加了由疫苗圈在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14号主办的《2015年疫苗行业营销管理高峰论坛》2018年05月23日,刘永超受邀参加了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27号主办的《第20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2018》
-
邓宏魁
自2000年9月受聘以来,邓宏魁博士在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了细胞分化与干细胞研究室,主要进行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机理以及抗体工程等方面的研究。2013年7月18日,国际学术权威杂志Science杂志(ScienceExpress)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实现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