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学宁
-段学宁,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肠内外营养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学会乳腺内分泌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肠内外营养学组副主委。擅长甲状腺、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治。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乳腺外科手术学高峰论坛并参与了演讲。会议内容: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肿瘤整形外科与功能性外科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肿瘤整形外科在国内外学术舞台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国医促会”)决定成立肿瘤整形外科与功能性外科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整形外科与功能性外科分会成立及第一届全体委员大会暨第三届中国乳腺外科手术学高峰论坛”定于2016年6月23日至26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举行,届时“中国医促会肿瘤整形外科与功能性外科分会乳腺肿瘤整形外科学组成立会议”、“第七届全国肿瘤整形外科学习班”及“《乳腺肿瘤整形外科学》编委会议”将同时召开。本次会议将分为两个会场,主会场为“第三届中国乳腺外科手术学高峰论坛”,分会场为“3D打印技术在肿瘤整形外科中的应用高峰论坛”。本次会议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共同承办。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肿瘤整形外科与功能性外科学知名专家举行主题报告,并围绕肿瘤整形外科学的建设和推广、乳腺肿瘤综合治疗、显微外科技术和美容外科技术在乳房重建的应用、皮瓣制备技术、3D打印技术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进行研讨。
-
何玉清
何玉清教授,广东医科大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获广东医学院硕士学位;2008年获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09至201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化学和生物化学院做博士后;2012至2013年在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做访问科学家;2014年广东省杨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现为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蛋白质组学会员,广东省皮肤性病学青年委员,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Biomarker等杂志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1.宫颈癌的防治策略研究;2.基于纳米材料的快速诊断试剂盒和靶向治疗药物研发;3.用系统生物学方法从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层面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寻找疾病生物标志物。前期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6篇,近5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ClinicalChemistry、InternationalJournalofCancer、JournalofInvestigativeDermatology、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Analyticalchemistr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6篇。获广东省科技成果进步奖3项;获广州市科技成果进步奖2项,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获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9篇。主编和参编医学著作7部。
-
张云
张云女士,现任武田制药大中华区医学事务负责人,医学副总裁。医学院校毕业后,在天津CDC任职10年,从微生物实验室,临床检验,到预防医学门诊做临床主管医生,均获得长足发展,后来结缘赛诺菲巴斯德,投身药企发展。随后先后任职于MSD,GSK等国际知名药企并做出突出成绩,在医学事务、注册申报、临床项目运营,及政府事务等诸多领域均有丰富经验
-
石冰
石冰,男,1970年生。现任解放军总参总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先天畸形,烧伤、创伤瘢痕及畸形的修复与重建,复杂创面的治疗,器官再造,面形改变、颅面畸形的矫正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在体形重塑及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综合策略以及激光微创外科治疗等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全军推广扩试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参编专著八部,主编医学参考报——美容医学频道三期。
-
孙家明
孙家明,武汉协和医院美容医师,从事整形美容外科20余年,特别擅长于乳房整形美容包括乳房缩小整形、隆乳、乳房下垂矫正、乳头乳晕整形、注射隆乳术后整形、男性乳房切除以及复杂鼻畸形整形、眼部美容、面部除皱、吸脂及脂肪注射、会阴部整形、、瘢痕整形、扩张器的临床应用等;主编《乳房整形美容外科学》一部,参与编写和译著有《整形外科手术学》、《现代瘢痕治疗学》、《整形美容百问系列丛书》、《激光美容整形》等,在国内外相关杂志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孙家明孙家明1963年出生于汊河,1980年8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曾多年任教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数学,教学过程中追求“自主、自律、和谐、生动、实效”的境界,教育教学效果显著。1991年步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曾任村小教导主任、校长、中心小学教学主任、校长助理等职务,2003年中小学合并,任命为汊河学校副校长,兼总务主任,2004年8月开始主持小学部工作。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二十多年的不懈追求,可苦中有乐,工作以来,多次受镇政府、区教育局、区政府表彰,多篇文章在市、区级交流或发表。
-
朱煦
朱煦,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际研发中心临床研发部高级医学总监,拜耳医药保健是拜耳集团的子集团,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主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原研产品,拜耳医药保健致力于提高人类及动物的健康水平。
-
梁爱斌
梁爱斌,教授,上海同济医院血液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血液学专业组委员,上海市血液疾病质量控制专家组成员和同济大学血液疾病质量监控专家组组长;近年开展了对白血病的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擅长难治性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骨髓增殖性疾病等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治领域有较深造诣,患者疗效达国内领先水平。自2000年起开展多项有关难治性血液系统肿瘤诊治的临床新项目,已形成显著的临床特色,获得省部级医疗成果奖2项。
-
余国良
-
-
陈尔真
陈尔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先在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工作,1992.9-1995.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攻读外科危重病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瑞金医院外科ICU工作,1997年调入急诊科并负责急诊ICU工作,2003年获外科学博士学位。2004年、2005年和2008年先后被公派至美国、以色列和荷兰进修学习。现为重症医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瑞金医院副院长。担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和灾害医学分会委员,卫生部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医疗质量管理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院管理协会医疗质量管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肠内与肠外营养分会委员,《中国急救医学》杂志和《内科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著110余篇,参与《现代急诊内科学》等9本专著的编写,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和卫生局课题等十余项的研究。从事危重病急救医学临床二十余年,在严重创伤、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重症的救治和危重患者器官功能监测和维护及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
-
李于
在Cell Metabolism、Gastroenterology和MolecularandCellularBi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余篇,引用次数300余次。其中近3年内以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五年(2010-2014)在美国糖尿病大会(ADA)作口头发言,曾获ADA青年研究员奖励,2013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获择优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