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俊真
朱俊真,女,主任医师,教授,擅长遗传病的诊断和产前诊断,优生咨询,孕前生育孕期保健指导,遗传病及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血型不和的诊断治疗,不孕不育的诊断及各种助孕技术。
-
田英平
田英平,就职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现任ICU教授一职。田英平2015年05月22日,田英平受邀参加了在石家庄市中山西路289号的《第三届全国促进自然分娩专题研讨会》2016年05月19日,田英平受邀参加了由河北省产科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促进自然分娩专题研讨会》
-
倪剑文
倪剑文,阿里健康副总裁,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团“DoubleH”战略(HealthandHappiness)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投资控股的公司之一。目前,阿里健康开展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产品追溯、医药电商、医疗服务网络和健康管理等领域。
-
陈汶
陈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参加了第二届CSCCP暨第十三届全国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热点研讨会并参与了演讲。会议内容:由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社、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妇幼健康产业分会、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妇产科分会、北京市妇幼保健院协办的“第二届CSCCP暨第十三届全国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肿瘤热点研讨会”拟于2016年5月20-2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推进宫颈癌防治的规范化”,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妇产科学专家郎景和院士、曹泽毅、魏丽惠、马丁、孔北华、谢幸、隋龙、钱德英教授等,病理学专家沈丹华、刘爱军、刘从容、刘东戈教授等,流行病学专家乔友林、赵方辉教授等进行讲座。
-
杨亚军
杨亚军教授,复旦大学。男,1969年出生,甘肃天水人,生态学博士,研究方向是群体遗传学、体质人类学,曾在HumGenet,Gene,PLoSOne等杂志上发表多篇SCI论文。主讲课程,生命科学导论、人类进化。2012年获得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复星生物医药奖教金,2013年获得复旦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理科三等奖。
-
包骏
包博士有超过20年产研结合的综合经验,是一位资深BD专家,他曾任葛兰素史克全球BD总监兼中国区主管,负责公司在全中国的业务发展和对外投资活动。在GSK之前,任职于美国著名癌症医药公司Onyx担任企业发展和融资规划总监、在西雅图ICOS公司负责肿瘤学领域内的技术许可和业务发展。在药物研发、技术转让、许可和业务拓展、风险投资、创业和公司融资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
鲁友明
鲁友明,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博士生导师。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和《Neuron》,被引用超过1000次。目前已发表高质量SCI论文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论文(Cell,Science,NatureNeuroscience,Neuron)11篇,在神经科学领域高影响力杂志《JournalofNeuroscience》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篇。获多项美国和加拿大国家科研基金资助。是NatureNeuroscience,Neuron,JournalofNeuroscience等高影响力杂志的审稿人,MolecularNeurobiology杂志的编委,美国NIH,加拿大CIHR等基金评审委员。2009年受聘特聘教授。
-
王福生
王福生,解放军肝病研究所所长。1984年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同年8月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入伍,1992年7月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调入302医院工作。1996年2月至1998年8月赴美国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全军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解放军医学院内科学传染病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三级。曾被总后勤部评为“科技银星”和“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2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擅长病毒性肝炎、疑难肝病和艾滋病的诊治。担任中华医学会理事、全军传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委员、北京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国家973和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担任《解放军医学杂志》副总编、《传染病信息杂志》副主编,Hepatology,Immunology、PLoSONE、HepatologyInternational、CellMolImmunol、ClinicalImmunol、《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外十余家杂志的编委。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级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1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以通讯作者在NEnglJMed、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Blood、JImmunol、JHepatol、EmergInfectDise等SCI论文93篇,总影响因子大于460,他引2000余次。应邀在国内外进行大会报告100多次。2013年,在世界胃肠病学大会上被国际消化病肝病基金会授予奥田学者奖,以表彰其多项创新成果;据了解,这是该奖项自成立以来首次颁发给肝病领域的华人学者。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
黄建
-黄建,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从事肿瘤学科临床、教学和科研近30年。临床上擅长于乳腺、大肠等疾病的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开展乳腺癌精准微创、微整形术等多项新技术。科研上围绕肿瘤免疫微环境改造推进临床转化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mmunity、PNAS、carcinogenesis、OncoImmun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其中以γδT17为核心的infDC/γδT17/PMN-MDSC炎症免疫调控轴促进大肠癌进展的新机制发现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Cell子刊Immunity(影响因子21.56),成果被写入第六届国际γδT发现30周年会议的研究总结,被NatRevImmunol.、CancerCell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正面引用;主持国家新药重大创制项目、国家基金国际重大合作/面上项目,成果分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现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和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和省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委员会主任、省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转化医学会理事和省干细胞转化医学会主任委员。演讲题目:γδT细胞在人大肠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演讲摘要:
-
袁云
袁云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内科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神经病学系副主任兼秘书、亚太肌病中心理事、世界肌肉协会、国际神经病理协会会员和德国神经病理协会和德国肌肉病协会的会员。1984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84-1986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工作,1986-1989年在北大医院攻读医学硕士学位(导师:陈清棠教授),论文题目:《正常人神经肌肉接头的增龄改变》。1989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89-199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工作,聘为主治医师。1992-1996年后在德国埃森大学神经病理研究所攻读神经病理专业的医学博士,重点研究神经肌肉的病理诊断,1996年6月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导师:LGerhard教授),论文题目:《中枢神经系统淀粉样瘤的病理和发病机制》。此后在德国美茵滋大学师从Goebel教授作为客座医师继续进行神经肌肉病的病理研究。1997年回国在北大医院进行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