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庆元
詹庆元,男,内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MICU)副主任(主持工作)。呼吸病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危重症的临床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与ARDS等呼吸危重症的抢救、呼吸机依赖病人的撤机及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研究方向方向一: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对呼吸机的撤离、无创通气的应用指征及操作技术、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智能化通气模式和辅助通气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体外膜式氧合技术(ECMO,即人工肺)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操作规范,完成了国内最多例数的ECMO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工作,牵头进行了国内第一项ECMO多中心协作研究,主持撰写国内第一个ECMO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指南。方向二:对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进行了大量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尤其是对COPD合并支气管-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国内最大的临床与标本数据库。学术与科研长期从事呼吸危重症的临床救治工作。近十年来亲手诊治各类呼吸危重症患者近5000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呼吸危重症的抢救、呼吸机依赖病人的撤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人工肺)的临床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呼吸支持支持技术及侵袭性肺曲霉病(IPA)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以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973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并作为骨干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发表文章127篇(其中SCI收录20篇),主译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20余部。
-
金建红
金建红,嘉兴统捷科技副总经理,天津统捷科技CEO。在战略资源,市场营销,新企业发展,伙伴经营,领导能力,谈判技巧,训练与指导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杰出贡献。主要负责国内市场的商务拓展,与国内20多家有影响力的品牌公司高层建立过合作业务联系,并多次获得政府好评,是可穿戴移动健康医疗设备行业市场的精英人才以及智能硬件运营与养老领域的推动者,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可穿戴健康产品和远程健康管理及智慧智能养老的企业。
-
徐凯峰
徐凯峰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承担多项国家课题,包括:呼吸罕见病的注册登记研究、雾霾对哮喘和慢阻肺的影响,等。在北京协和医学基金会负责两项公益基金,LAM/TSC罕见病专项基金、环境与健康专项基金,欢迎机构和个人捐赠,所有善款均用于捐赠人指定的项目和用途。
-
鲁先平
1983年获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1988年分别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生物化学硕士和基础医学所/肿瘤所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兼首席科学官,公司的主要发起和筹建人之一。被业内人士称为“新药研发斗士”。现任广东省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环保组组长,科技部“863”专家。
-
颜宏利
颜宏利,男,汉族,1973年7月生,山东曲阜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获理学学士;2002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遗传学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等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基金、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先后作为参与了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课题。博士论文全国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和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02年获"夏家辉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Thesymposiumonmolecularbasisofdevelopmentanddisease"。2003年12月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入选"5511"后备人才库,2006年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干部津贴(三类)。2004年荣立三等功,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和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目前已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0篇。申请专利4项,主编(主译)专著2部,其中《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为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遗传性大肠癌的专著,参编教材3部(一部为副主编)。
-
詹庆元
詹庆元,男,内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MICU)副主任(主持工作)。呼吸病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危重症的临床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与ARDS等呼吸危重症的抢救、呼吸机依赖病人的撤机及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研究方向方向一: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对呼吸机的撤离、无创通气的应用指征及操作技术、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智能化通气模式和辅助通气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体外膜式氧合技术(ECMO,即人工肺)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操作规范,完成了国内最多例数的ECMO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工作,牵头进行了国内第一项ECMO多中心协作研究,主持撰写国内第一个ECMO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指南。方向二:对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进行了大量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尤其是对COPD合并支气管-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国内最大的临床与标本数据库。学术与科研长期从事呼吸危重症的临床救治工作。近十年来亲手诊治各类呼吸危重症患者近5000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呼吸危重症的抢救、呼吸机依赖病人的撤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人工肺)的临床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呼吸支持支持技术及侵袭性肺曲霉病(IPA)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以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973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并作为骨干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发表文章127篇(其中SCI收录20篇),主译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20余部。
-
姜保国
姜保国,就职于中华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一职。姜保国2015年03月28日,姜保国受邀参加了在马寨工业苑区东方路23号的《2015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分会成立及首届学术会议》2015年12月12日,姜保国受邀参加了由上海市医师协会在杨浦区翔殷路631号主办的《第一届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学组年会》
-
阮祥燕
阮祥燕,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诊疗中心主任,现任主任一职。阮祥燕2015年04月08日,阮祥燕受邀参加了在朝阳区安立路66号的《2015中美合作口腔护理管理与临床实践研修班》2015年08月20日,阮祥燕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医师协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33号主办的《全国生殖疾病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学术论坛》
-
杨永广
杨永广,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中组部“”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B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传染性疾病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2011年度“专业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负责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吉林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表观遗传药物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吉林省组织工程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重点实验室主任。
-
惠鲁生
惠鲁生,就职于国家食药局,现任原副局长一职。惠鲁生2015年10月14日,惠鲁生受邀参加了由中国老年学学会主办的《保健食品提取物质量控制暨注册申报研讨会》2015年10月14日,惠鲁生受邀参加了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药、保健食品提取工艺技术创新暨质量控制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