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立志
牛立志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副总院长,复大医院院长。第四军医大学心胸专业博士,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靶向治疗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老教授协会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委。1995年起在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从事博士后心胸肿瘤临床工作。拥有非常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心胸外科手术、危重症抢救以及肝癌、肺癌等肿瘤的微创冷冻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独到的技术,被称为“天下第一刀”。
-
童友之
童友之,1962年4月生,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药理学专业,美籍。现任苏州开禧医药有限公司总裁。苏州工业园区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童友之博士拥有北京大学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美国康奈尔大学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其在药物发现、肿瘤生物学和肿瘤动物模型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曾任美国北岸医学研究院高级研究科学家、实验室主任、爱因斯坦医学院助理教授;获得过美国癌症学会年轻科学家奖和葛莱素肿瘤学者研究奖,参与创建美国Angion药研公司并出任副总裁;发表许多学术论文并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
徐关兴
徐关兴,男,杭州东方文化园集团董事局主任,1953年5月出生于义桥镇湘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靠着不懈的拼搏奋斗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徐关兴,用自己的经历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 徐关兴所领导的浙江中强建工集团、杭州东方文化园旅业集团两大企业集团20余家公司,每年上缴给国家的税收都在1.5亿元左右,每年安置的就业人数均在6000人以上。进入新世纪以来,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了2000余万元。 多年来,徐关兴把一个乡镇建筑队,改革发展成为具有国家一级建筑施工资质的浙江中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荣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1999年,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徐关兴在停产废弃的三家砖瓦厂遗址上,创办了杭州东方文化园,并在2000年实现一期景区成功开园。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东方文化园先后摘得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主题公园、中国最佳休闲度假胜地等桂冠。
-
王云兵
王云兵博士,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副理事长,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
范寅
范寅先生(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CPA),金浦投资董事总经理。于1999年3月加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任投资银行总部下属财务顾问部总经理;2002年任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财务顾问部总经理,2006年3月调任上海国际集团发展研究总部,历任部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范寅先生拥有13年投资银行财务顾问相关经验,曾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燃气、卫生、高等教育、港务、开发区等领域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并购以及管理咨询服务;负责和参与相关金融股权、法人股、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并对金融控股集团以及各金融子行业和创新金融行业的发展战略与管理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范寅先生认为,就目前来看,国内医疗健康产业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是低痛点低效率的,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制度,在医疗服务方面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医生群体的收入很低,医患风险高,医生的数量也在减少,同时从病人角度来说也面临看病难看病贵和服务满意度不高的问题。药占比是一个很常见的指标,跟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药占比目前来说经过很多年努力还是居高不下,这也说明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改变的。同时,范寅还认为,证券市场的审批制改注册制,某种意义上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市场化的标志。
-
徐宏喜
徐宏喜教授,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国家中组部“”特聘教授,上海市首批特聘专家。1994年获得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国立和汉药研究所药学博士学位。并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及加拿大Dalhousie大学微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後研究工作。曾先后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中药研究中心科学主任、香港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高级医药顾问,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董事兼研究开发总监。
-
樊瑜波
主要从事康复工程、生物力学、医疗器械设计与评价、航空航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2014)学术带头人,科技部重点领域“植介入医疗器械的生物力学”创新团队(2013)学术带头人。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仪器专项、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863、973等30余项科研课题;指导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50余人;主编和参编出版了3部专著和教材;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
-
庞国芳
庞国芳(1943.10.10-),河北省滦南县人,食品科学检测技术学科专家。196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系;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长期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兽药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和新型萃取、分离、富集等样品制备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多有创新。在检测技术标准化、工程化方面颇有建树,促进了中国相关行业外贸的发展。他一共研究制定了141项国际、国家检测技术标准,在国内、国际出版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论著10部,为食品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
谢晖
谢晖,男,1982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后,分配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工作,从事眼科临床和研究30年,现任江西省眼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南大医学院、江西省中医学院和赣南医学院教授。江西省医疗卫生系统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兼任江西省眼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及江西省防盲办公室负责人。社会和学术团体任职有:江西省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医学会常委、江西省医师协会常委、中华眼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防盲专家指导组委员、江西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防盲专家指导组委员、江西省科技成果专家库成员、江西省医学会及南昌市医学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江西医药》和《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编委。 承担和完成省、厅级科研课题12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5部,其中副主编2部。2009年—2011年江西省“光明工程”中担任专家组组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西省光明使者”的称号。
-
宋旭
宋旭博士,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四川省专家、四川省遗传学会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一直致力于研究长非编码R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该相互作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其中于2004年发现哺乳动物逆转座子非编码RNA具有基因调控作用,提出了逆转座子非编码RNA通过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发挥功能的机制,这也是长非编码RNA-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最早报道。近年来,自主建立了筛选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长非编码RNA的技术平台(RNA—SELEX-seq),为长非编码RNA筛选及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发现多种长非编码RNA可通过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控多个靶基因从而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近5年,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课题、基金委重大项目、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项目、四川省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计划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