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彬
易彬,女,1967年出生,硕士研究生,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教授,甘肃省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省级学科带头人。1991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从事新生儿临床工作至今。擅长新生儿窒息复苏、早产儿管理等NICU各类疾病的急救管理。完成科研8项,发表论文7篇。
-
刘佳
刘佳,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负责泰格医药海外子公司之间业务管理及整合工作,担任韩国DCIS公司的代理总经理•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双学士•瑞士巴塞尔大学制药医学硕士班结业•曾经在北京协和医学内分泌科工作•在临床研究领域有22年的国际项目实施和管理经验,先后在罗氏、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和CRO爱恩希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者,为中国及亚太国家制药企业立足本土走向世界提供策略和实施解决方案
-
杨其峰
杨其峰,乳腺疾病专家,留日获乳腺外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曾为美国新泽西癌症中心副教授。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万人计划”专家。兼任美国新泽西癌症中心客座教授。我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InternationalInstituteofAnticancerResearch的国际学术委员。擅长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各类手术及手术后综合治疗。
-
金宗濂
金宗濂,男,1940年12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顾问,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卫生部认定的功能检测机构)主任。长期以来从事保健食品与营养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83年在国内率先建立“食品科学与营养学专业”,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992年该专业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他为该学科带头人。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近十多年来,共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3部。由于他在保健食品研究、开发领域的贡献,1996年被国家卫生部评选为第一届“食品卫生评审委员”及“功能检测机构认定专家组成员”。1995年,他主持出版《功能食品评价原理与方法》一书,是国内第一本有关保健功能评价的专著,200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主持研究的高能野战口粮增力胶囊于1999年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委以上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并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
-
钱巍
钱巍,就职于罗氏,现任肿瘤第一事业部副总裁一职。钱巍2018年08月07日,钱巍受邀参加了由思齐圈在闸北区广中西路333号主办的《2018第三届医疗市场年会》
-
吴晓滨
吴晓滨,博士,2014年1月被辉瑞总部任命为辉瑞中国区总裁。他负责辉瑞全球成熟药物业务及全球创新药物业务在华的日常运营,包括一些著名的药物品牌如立普妥、络活喜、万艾可和乐瑞卡等,以及许多领先的抗感染产品如舒普深等。他还负责协调辉瑞在中国跨部门的策略制定,包括协调制药、疫苗和健康药物业务,以及生产和研发部门等。在他的领导下,辉瑞中国经历了显著的增长并成为目前最大的在华外资制药公司。
-
常江
常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生物材料学会联合会Fellow(FBSE),国际可注射骨与关节材料学会副主席,美国生物材料学会会员,国际组织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专委会委员,全国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骨科植入物分技委委员,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国际学术期刊CeramicsInternational编委。1991年德国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2000年分别在德国卢卑克医科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任研究员、美国纽约大学任研究助理教授、美国强生公司损伤修复技术中心任研究员,主要从事组织损伤修复及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研究,包括皮肤、骨、软骨的组织工程再生修复。1996年获新西兰职业华人杰出成就奖。2000年12月获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基金,应聘回国,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回国后创建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组建了生物材料研究团队。针对生物材料在人体组织创伤修复中的应用,系统地开展了在国际上具有特色的硅酸盐生物活性材料为主体的生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与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
邵荣光
博士,男,生于1957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留学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专业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从事专业: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研究方向:肿瘤分子药理学,包括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研究,以及单克隆抗体导向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研究等。抗癌药物研究中,体现出药物的创新性,技术的新颖性,包括I类新药抗肿瘤抗生素力达霉素、新型单抗导向药物等。较早开展RNA干扰剂研究,阐明其作用机制,体内对人癌有很好的疗效。药物诱导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研究中,发现高尔基体、蛋白激酶等因子在药物诱导细胞凋亡中的重要作用,阐明多种抗癌药物作用的信号转导途径。开展靶向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抗癌药物研究,首次阐明细胞周期关卡调节可以提高化疗的效果,发现了新药物作用机制、新关卡调控学说和信号传导途径,研究全面、深入和系统,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学术奖励:曾获美国NIH-Fogarty研究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美国AACR青年研究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等;荣誉称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十五“863”生物工程技术主题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何国柱
何国柱,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于2015年9月24-25日受邀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国际骨科、生物材料及口腔医学产业投资峰会,并以“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概况”为题目,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
王红
王红-青岛尤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女士荣获2016绿色设计国际大奖,一直在研究3D打印这方面的科技,王红女士认为:3D打印近几年一直是青岛市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的科技项目,产品从研制到应用再到广泛普及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被问及目前3D打印机的研制情况时,王红介绍到,“现在我们的3D生物打印机不但能够满足一二代打通生物支架的特点,还可以打出符合的各种细胞,这离打印器官又接近了一步,而且,我们无论从精度还是细胞成活率上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再有一款机器是全国首台3D彩色树脂打印机,这种树脂打印机在医学界中,实现了打印肝脏、骨骼、心脏模型的可能,能完全模拟真实的状况打印出病人的病理情况,这样医生可以根据模型进行真实的手术模拟,而不是像软件手术导航,然后制定手术方案,这样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提高了很大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