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清
杨清,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第一微创妇科病房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腔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常委;辽宁省医学会微创妇科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侯任主委;卫计委妇科四级内镜手术培训基地主任;美国妇科腔镜学会(AAGL)会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副主编,《妇产与遗传》、《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JMIG(中国版)》等杂志编委。
-
任芸芸
任芸芸,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现任超声科主任一职。任芸芸2017年06月03日,任芸芸受邀参加了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27号主办的《红房子论坛——暨第四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2015年10月15日,任芸芸受邀参加了由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在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主办的《盆底超声、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学习班》
-
聂洪鑫
山蓝资本,管理合伙人
-
张立业
吉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
李华
李华,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浙江省整形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整形美容及颌面颈外科20余年,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和专业素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美容整形外科各类手术尤其对重睑术、眼袋整复术、复杂的鼻整形术、面部除皱等美容手术及乳房整形等有独到的见解。对先天性畸形尤其是先天性唇裂、腭裂修复术精益求精;对血管瘤、血管畸形和疤痕的综合治疗作了深入的探讨。对方脸改型、腋臭、头面颈部肿块、乳房肿块实施美容微创手术,疗效佳。以长期丰富的工作积累撰写了20余篇专业论文,主持完成了4项科研课题,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三系外科学的《整形外科》和《显微外科》教学任务。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
-
高尚先
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专家,中检院体外诊断试剂一室主任
-
林建华
林建华女,主任医师,教授,产科主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副主任,1961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1983年南京医学院本科毕业,分配致南京妇幼保健院任妇产科医师,1987年考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1990年毕业后在仁济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1994年考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1997年毕业,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主任,上海市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副主任,“九三”学社上海市医委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仁济支社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实用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妊娠高血压疾病学组第一届学组委员兼秘书,上海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2001作为访问学者曾去美国HartfordHospital短期学习。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临床上以产科为主,擅长高危孕产妇的处理,熟练诊治各类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妊娠合并心脏病、肾脏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其中尤其擅长妊娠心脏病的处理。同时妇科方面擅长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如月经不调、异常出血、闭经、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研究课题均以生殖免疫和围产医学为主,先后参加并完成各级研究课题共8项,其中第一承担人完成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和上海市卫生局课题等课题3项,SCI论著8篇,中文论著/专题讲座92篇,参编8部。分管负责仁济医院妇产科教学管理和教学安排,包括本科生、7年制研究生、进修医师和年轻住院医师的学习安排,并参与大量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中英文教学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共12名。同时作为二医大教学督导组成员和仁济医院教学专家组成员,督导教学工作。曾获2000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我最爱戴的好教授”提名奖,2000年二医大“三八”红旗手,2004年二医大“三八”红旗手,2008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三八红旗手”,2010年“九三”社中央优秀社员。2010-2011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三等奖,2012年度仁济医院优秀住院医生带教老师。
-
李占魁
李占魁,男,1983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2006年任儿科教研室副主任;07年以人才引进方式调入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任新生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围产医学会委员陕西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儿科学会委员儿童保健学会委员、陕西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专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中国妇幼保健研究》特邀审稿专家、《中国实用医学杂志》《中华现代儿科杂志》常务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直从事儿科学专业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感染性疾病、硬肿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尤其注重新生儿脑损伤神经后遗症的早期预测及早期干预,开展两项新技术获专家委员会认证。对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与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研究。
-
刘俐
刘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教授,198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原上海医大儿科系),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获硕士、博士学位。已从事儿科主要新生儿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年,曾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教育部派出赴欧美多国留学深造,先后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等研究学习。在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早产儿脑发育和损伤、营养、ROP等方有较深入的研究。已培养国内外硕士、博士研究生六十余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委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创新基金、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卫生厅及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合作项目等18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多篇被SCI收录,主编、参编著作、教材16部,近十余年参加多项卫生部、中华医学会行业规范、指南、法规的制定,和西北地区及全国围产新生儿领域同仁一道开展临床、科研、教学协作,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促进新医疗、新技术的推广,为这一领域的进步做出了长期的努力。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成果奖、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成果奖三项。
-
廖翔
廖翔,-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深圳市南山医院疼痛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委会青年副主委,脊柱内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卫生部脊柱内镜认证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评议专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通讯编委。1975年10月生,本科、硕、博士研究生均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06年获骨外科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师从协和医院骨科杨述华和邵增务教授。毕业后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工作,任主治医师、讲师,主攻脊柱外科。2008年12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9年12月晋升副主任医师;同年工作调动至深圳市南山医院疼痛外科,2012年晋升主任医师(骨外科)。结合脊柱外科临床基础,精擅脊柱源性疼痛、神经性疼痛和癌痛的微创、介入手术,至今已经安全有效的完成了经皮脊柱内窥镜(椎间孔镜)、Surgitron系统、脊髓电刺激(穿刺及外科电极)术、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颈椎低温等离子、经皮椎体成型术、神经射频术等等接近2千例。曾多次获邀在各地国家大型三甲医院手术会诊,并多次在国家级继续教育会议上做微创及介入外科技术的专题演讲,还数次赴欧美就脊柱微创技术进行访问交流。?在注重临床实践的同时,还致力于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000812)及广东省、深圳市科研基金多项,研究内容涉及退变性肌痛以及在脑区寻找病理性疼痛存在的确切证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骨科与疼痛医学重要期刊发表论著16篇,SCI3篇。现专注于颈肩腰腿疼痛的微创内镜手术治疗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痛的调控治疗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