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卫红
顾卫红,医学硕士,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副研究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分子遗传实验室负责人。199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工作,先后师从神经病学专家王国相教授与协和医科大学分子遗传学家沈岩院士对遗传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进行深入的基因学研究。曾在日本东京大学Tsuji教授实验室开展多聚谷氨酰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并与日本和欧洲多系统萎缩研究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
-
石上梅
石上梅,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标准处处长,主任药师。1989年~2004年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药室工作,主要从事进口药、中药检定和质量标准研究等工作,2004年至今,在国家药典委员会工作,从事中药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兼任美国药典会膳食补充剂专家顾问组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同行评议评委、国家发改委价格评审委员。
-
张伯礼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中国中药》等20余种国家级核心期刊的副主编、编委,被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院校聘为客座教授或荣誉教授。多年来承担了国家“七五”至“十五”重大攻关等项目40余项,先后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两个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首席科学家,科技部“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总专家组成员。参加中医药现代化顶层设计,主持和参加起草了全国《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等文件。中药研究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病研究,临床疗效突出,深受广大患者爱戴。主持“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制定了血管性痴呆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下滑三期证治方案。创建脑脊液药理学方法,首次明确了中风病中医证候和先兆症动态特征及变化规律,开展了中风病急性期常用治疗方案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综合治疗方案,并被推广应用。同时对高粘滞血症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目前正在主持着科技部重点项目《中医药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研究》。
-
朴正国
朴正国,就职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现任整形美容科主任一职。朴正国2015年08月14日,朴正国受邀参加了由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在二七区京广北路中段康复前街3号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微创整形与皮肤美容交流峰会》
-
邹建军
邹建军,女,1971年生,1989年进入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学习,1995毕业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1995年至2005年分别在解放军301医院临床医学部肿瘤科和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任住院医生及主治医生,2005年8月获得第二军医大学临床肿瘤学博士学位。2005年10月至2012年在德国拜耳医药历任中国肿瘤研发部医学经理、治疗领域负责人、全球医学事务负责人(美国总部新泽西)。2012年10月在美国新基医药任医学总监、中国医学事务负责人。2015年9月底加入恒瑞医药,任肿瘤临床副总经理
-
吴翠云
吴翠云,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现任秘书一职。吴翠云2016年04月09日,吴翠云受邀参加了由DIAChina在北京朝阳区京密路101号主办的《第五期临床研究中最佳伦理规范的理解与实施研讨班》
-
杨海澜
杨海澜,就职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现任妇产科教授一职。杨海澜2016年05月19日,杨海澜受邀参加了由河北省产科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促进自然分娩专题研讨会》
-
管敏鑫
管敏鑫,就职于浙江大学医药学部遗传学研究所,现任教授一职。管敏鑫2017年07月21日,管敏鑫受邀参加了由生物谷在大连市西岗区团结街19号(俄罗斯风情街入口)主办的《2017线粒体相关疾病研讨会》
-
贺红
贺红,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教研室主任、正畸科主任。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北省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市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ICD);英国皇家爱丁堡牙外科学院正畸院员,世界正畸医师联盟(WFO)会员,美国正畸协会(AAO)会员。
-
Pengyuan YANG
PengyuanYANG,Ph.D.,Prof.PrincipalInvestigator,InstituteofBiophysics,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