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vid Repaske
DavidRepaske,就职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现任医学院教授一职。DavidRepaske2017年11月01日,DavidRepaske受邀参加了由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在太原市长风西街6号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儿科大会(Pediatrics-2017)》
-
姜慧霞
姜慧霞,贝壳社创始合伙人。浙江省智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Bio4P论坛创始人、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科技大市场)董事,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理事,杭州高新区留学生联谊会副会长。
-
Jonathan Sprent
JonathanSprent,就职于美国科学院、澳大利亚科学院,现任双院士一职。JonathanSprent2018年07月06日,JonathanSprent受邀参加了由BMAP在朝阳区三丰北里3号主办的《2018第二届中国国际免疫&基因治疗论坛》
-
邓涛
邓涛,就职于博奥晶典北京检查所,现任技术总监一职。邓涛2018年05月26日,邓涛受邀参加了由光谷生物城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787号主办的《2018第四届中国先进分子诊断技术与应用论坛》
-
徐小宁
徐小宁,国家高级营养师,蝴蝶妈妈育儿中心健康顾问,长期从事营养教育、培训,社区营养健康宣教、咨询和配餐指导,为健康产业多家企业的营养专家;中国营养师培训机构联盟副理事长,甘霖营养学院副院长,营养讲师教练。
-
王曙红
王曙红,就职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现任护理部副主任一职。王曙红2015年06月24日,王曙红受邀参加了由湖南省护理学会院感专业委员会在开福区留芳岭14号,湘雅医院新门诊南侧主办的《医院感染控制与护理实务操作培训班暨2015年院感管理学术年会》
-
沈春芳
沈春芳,湖南长沙健康管理师协会秘书长,于2015年10月17日受邀参加了“2015中国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湖南分论坛暨湖南创思教育培训中心十周年”会议,并做了精彩演讲。
-
陈莉
陈莉,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重庆抗癌协会乳腺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就职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南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专业特长:擅长乳腺癌术后重建,已开展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乳腺重建(DIEP)、带蒂腹直肌皮瓣乳腺重健(TRAM)、背阔肌肌皮瓣重建、乳头、乳晕再造术、缩乳术、乳腺甲状腺腔镜手术、乳腺癌各种根治术等。在国内率先开展全腔镜下背阔肌肌皮瓣转移微创乳腺重建。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创新基金1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在国内外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英文论著1部、中文论著3部。获2014年中华医学会主办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暨第三届“中华肿瘤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一等奖;参与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国外BreastCancerResTreat,CancerLett等多家期刊特约审稿人、中华乳腺病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委。2011至2015年曾赴美国MD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巴塞罗那整形中心留学。
-
崔煜
中国旭永眼科集团副总裁、美国眼视光学会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客座讲师、美国太平洋大学眼视光学院客座教授。崔煜博士归国前就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华柏恩视觉研究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屈光不正防治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在亚洲和非洲20余个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青少年儿童眼保健和防盲项目。目前崔博士全职在鄂尔多斯市防盲治盲眼科医院工作,积极导本地团队及外地专家资源进行医疗创新科研项目推进。
-
刘默芳
刘默芳,博士,现任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青”。分别于1991年、1994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2000年在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分别于2000-2005年、2005-2006年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癌症研究所(NationalCancerInstitute,NIH)博士后研究、约翰霍浦金斯医学院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系任研究助理。2006-至今,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先后担任co-PI、RNA研究技术平台主任、研究组长(PI)。2013年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默芳研究组从事非编码RNA功能机制研究,主要围绕piRNA与哺乳动物精子发生、microRNA与人类癌症等开展较系统的探索。近期工作先后发现小鼠piRNA及其结合蛋白MIWI在后期精子细胞中协同降解的调控机制(DevCell2013)、小鼠粗线期piRNA指导父本mRNA在精子形成后期大规模降解(CellRes2014);发现了小鼠piRNA可直接介导部分睾丸mRNA的切割,揭示了piRNA可在小鼠睾丸组织中发挥siRNA类似的功能,而且该功能为雄性生殖细胞发育成熟所必需(CellRes2015);同时还发现microRNA在炎症相关肿瘤发生及肿瘤细胞代谢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CancerRes2017;Oncogene2016;EMBOJ2015;CancerRes2014;CellRes2014;EMBOJ2012;CellRes2012;CancerRes2010)。这些原创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小分子非编码RNA的生理和病理功能机制,可为男性不育症及肿瘤等疾病的诊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