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运周
张运周,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教授,硕导。科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医院联系方式科室介绍)。职称: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技巧性运用神经系统查体及定位,熟知神经解剖,熟悉神经病理、神经生理、神经介入及神经影像。除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有自己独到见解外,目前偏重神经危急重症。专长神经系统疑难、危、急重症的诊治工作,对神经急危重症患者的各种监测与分析、水电平衡、肠外肠内营养、院内感染防治及镇静、镇痛与睡眠等诸方面有独到见解;擅长神经系统病变呼吸机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及监测;目前专注对神经急症的快速诊治、抢救处理及脑卒中绿色通道管理。常年在临床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张运周,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临床博士、博士后。从事神经内科专业,专攻神经危急重症。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6年至今在宣武医院工作。2006年至2015年12月管理神经内科重症病房,2016年起担任神经内科神经急诊主任。担任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届神经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创伤学分会创伤感染学组委员及《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杂志》编委。
-
李箭
李箭,男,1965年7月20日生于四川省射洪县。1987年本科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留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工作。199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骨科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从事骨科临床和研究工作30年。历任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主要技术特长是关节镜及微创骨外科,尤其是膝关节疾病的诊治;主要研究方向是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修复及功能重建。在院内率先开展关节镜下的各种疑难关节病及多个关节(肩、肘、髋、膝、踝)的治疗性手术。在国际上首先采用自体以及同种异体肌腱缝合修复半月板损伤;在国内首先采用可吸收螺钉及张力带缝线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此外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急性期缝合修复与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双束重建,习惯性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外侧支持带松解、胫骨结节内移术,带骨块异体跟腱双束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膝关节骨折伴软骨缺损的大块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治疗以及人工LARS韧带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等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作为医疗组长以及亚专科负责人正常完成医疗组工作,近三年平均每年完成住院病人收治1000人次左右,平均每年手术台次900台,平均门诊量100-120人/日。
-
孙永达
孙博士作了题为“SCF结晶技术与DDS粒子设计”的学术报告,分别从SCF技术简介(IntroductionofSCTTech)、DDS粒子设计(ParticleDesignforDDS)、制剂创新进展(PharmaceuticalInnovation)、产业开发前景(IndustrializationProspect)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孙博士的报告引起药物晶体工程研究实验室职工及学生的共鸣。受邀参加2015年11月19日-20日,第五届给药系统与制剂研发亚洲峰会(DDFAsia2015),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
高宁
高宁,男,博士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6年12月,高宁课题组和合作者在《Nature》(Doi:10.1038/nature20822)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细菌中non-stopmRNA在核糖体上的翻译终止状态复合物的高分辨冷冻电镜结构,并揭示了ArfA在non-stopmRNA翻译终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他们在体外组装了ArfA/RF2、non-stopmRNA、tRNA与70S核糖体的复合物,并获得了该复合物的高分辨冷冻电镜结构,结构表明ArfAC端的loop结合于核糖体30S小亚基上的mRNA进入通道,并占据了终止密码子的部分结合位点,而N端则直接与30S解码中心及RF2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ArfA扮演了两个重要角色:N端作为mRNA长度的感受器,如果核糖体尚未行进到mRNA的3’末端,mRNA进入通道内的核苷酸会阻碍ArfA的结合;C端则通过和RF2直接结合,从功能上补偿了终止密码子对RF2的激活效应。该研究展示了具有极大结构柔性的小蛋白可以通过结构模拟来取代mRNA上的三碱基终止密码子的功能。
-
梁万年
梁万年,就职于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司,现任司长一职。梁万年2015年05月19日,梁万年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社区卫生与全科医学学术大会暨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年会》
-
张东
-
-
陈志嵘
陈志嵘,就职于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现任副院长一职。陈志嵘2015年11月28日,陈志嵘受邀参加了由深圳市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主办的《统驭4.0-新商业领袖智造工场》2015年11月07日,陈志嵘受邀参加了由中国NLP学院主办的《首届“识人与用人”实用心理学高峰论坛》
-
孙永强
孙永强,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骨伤病诊疗中心,现任主任一职。孙永强2015年08月06日,孙永强受邀参加了由北京天坛医院在南阳路与宋寨南街交叉口东100米路北主办的《第12届全国微创疼痛治疗进展研讨会暨第4届全国颈肩腰腿痛及针刀大会》
-
朱惠如
朱惠如,BSI全球器械IVD技术文件审核专家,医疗器械主任审核员和讲师。朱经理具备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背景,以及医疗器械行业服务经验。包括:医疗器械治疗管理体系与多国产品注册经验如ISO13485,CEMarking,CMDCAS,JPAL,东南亚国协指令AMDD,以及体外诊断器械高风险等级技术文件审查经验。朱经理拥有国际知名大厂的审核经验,深知技术面原理,尤其熟悉无菌医疗器械制造和品管运作,藉此带进更多国际操作面予厂商,感同身受业界运作和产品注册所面临的挑战,避免产品上市前后可能产生的风险。
-
傅洪
傅洪,国防科大计算机专业硕士曾在解放军某测控基地从事卫星导弹遥测工作达六年,对各类监测与通讯技术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超过十年医疗信息化行业经历。完成了国内外各主流床旁监护设备采集与信息集成工作,支持了近百种体征参数的采集与分析。是医疗设备接口程序的资深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