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规划
陈规划,男,生于195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常委兼肝脏移植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兼外科手术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副主编及多家杂志编委。以肝脏、胰腺移植为主攻研究方向,已积累了近千例肝脏移植的丰富经验,肝移植疗效居国内领先水平。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卫生部、广东省科委、省卫生厅等多项基金资助。2008年度获中国医院“先声杯”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研究课题“肝脏移植的应用研究”获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推广一等奖;“原位肝脏移植的系列研究”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3年度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原位肝移植术后的监测”获2002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1997年广东省科委科技成果一等奖;2005年第二届中国医师奖,2005年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
于健东
于健东,主任药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药品质量控制、标准物质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主要参加科技部课题板蓝根等5种中药质量标准与标准物质研究柴胡子课题的研究;北京市科委研究课题五味子醇甲等10种中药化学标准物质的研究木兰脂素等标准物质及辛夷质量标准研究;丹酚酸B、刺芒柄花素等8种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大规模制备技术研究,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中药安全检测技术及标准平台等研究工作。
-
刘靖华
刘靖华,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炎症及休克的细胞信号转导;2.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学术任职:美国免疫学家学会会员、病理生理学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一审评审专家。最具代表学术专著:1.现代分子生物学模块实验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副主编;2.休克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编委。主要获奖情况: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
-
周赤龙
周赤龙,男,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2医院院长,先后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和空军指挥学院,大学文化,副主任医师,任中华航海医学会广东省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对内、外科常见病,疑难杂症诊断治疗,尤其在航空医学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和造诣。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发表管理、学术论文20余篇。其始终坚持爱岗敬业,积极开拓进取,促进了医院可持续性发展。近年来,医院多次被分部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和“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
徐洋
徐洋教授于1989年获武汉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主攻免疫学方向;1994-1997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跟随诺贝尔奖获得者Dr.DavidBaltimore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攻免疫学及癌症研究。徐教授于1997年成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生命科学院助理教授,于2008年晋升为终身职正教授。徐教授是再生医学及癌症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在癌症抑制基因的功能以及多能干细胞基础研究及临床运用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其研究成果为干细胞治疗、新药开发等奠定了基础。徐教授在国际权威期刊如Nature、NatureCellBiology,CellStemCell等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被引用次数达6500余次。徐教授的科研工作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加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主持了美国联邦政府(NIH、DOD)和加州再生医学研究所(CaliforniaInstituteforRegenerativeMedicine)等单位资助的15余项科研项目,在近五年共获得近一千四百万美元的科研项目基金资助;近两年来在国内带领团队成功申报干细胞相关的国家973课题、肝癌“十二五”项目,并获得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研究项目的资助,进一步表明了在干细胞领域的领军地位。徐教授于2012年入选中组部第八批短期创新“”,现任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
-
Michael
Michael,就职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现任主任一职。Michael2017年04月08日,Michael受邀参加了由上海万怡会展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徐汇区漕宝路66号主办的《2017世界骨科创新大会暨展览会》
-
黄蔚霞
黄蔚霞,女,副主任医师、温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温州市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2002年被评为温州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第三批培养人员。2007年被评为温州市优秀中青年中医。主持的课题《清化狼疮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杨敏
杨敏,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199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3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工作,主要从事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从事介入工作至今已逾10年,诊疗数量超过4000例,目前每年完成各类血管疾病介入手术400余例,擅长脑血管疾病,主动脉疾病,内脏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疾病,以及糖尿病足血管腔内治疗。现任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大会青年委员会委员,ISES(InternationalSocietyofEndovascularSpecialists)会员。
-
钟红珊
钟红珊,医学博士,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介入学组青年委员。200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003年到韩国参加青年介入医师强化培训。2006年获得医学影像学博士学位。后到日本留学深造并于2009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肿瘤与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临床与科研工作,2003年曾赴韩国参加青年介入医师集训,并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外周血管疾病及肿瘤的介入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开展的介入治疗项目包括: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主/髂动脉、下肢动脉的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的经导管局部溶栓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肺动静脉畸形经导管封堵术;肝癌及肝血管瘤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脾功能亢进的脾动脉栓塞术;肺癌的化疗灌注术;子宫肌瘤栓塞术及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及顽固性腹水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研科研项目5项,参编并参译著作4部,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36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12篇,包括4篇国际期刊论文,其中3篇被SCI收录。作为参加人获得国家级及省级科技进步奖励3项。多次在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并获奖。
-
王建波
王建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介入影像科主任医师,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20余年,担任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版主10余年,受到同行广泛认可。介入技术精湛全面,尤其在恶性肿瘤、外周血管疾病等的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临床主要治疗:①各种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如肝癌、肺癌、子宫肌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等;②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如颅颈动脉狭窄,糖尿病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