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van M. Shokat
KevanM.Shokat,Professorof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Francisco,SanFrancisco,U.S.A.Researchinhislaboratoryisfocusedonthediscoveryofnewchemicalbasedtoolstodeciphercellularsignalingnetworkswithanemphasisonproteinkinasesandmorerecently,GTPases.Theanalysisofsignaltransductionpathwayshasprovenchallengingusingthetraditionaltoolsofbiochemistry,genetics,andchemistry.Biochemicalapproachesareoftenlimitedinutilitybecausesignalingnetworksspanfromthecellsurfacetothecontroloftranscriptionandtranslation,confoundingreconstitutioneffortsfrompurifiedproteins.Geneticapproachesallowspecificperturbationofsinglecomponentsinanintactcellororganism,yetareoftenconfoundedbytheemergentpropertiesofsignalingcascades.Chemicalandpharmacologicalapproachesenablerapid,reversible,andgraded(dose-dependent)inactivationofsinglecomponentsinintactcellsororganisms.Unfortunately,highlyselectivechemicalprobes(agonists,antagonists,traceablesubstrates,etc.)ofproteinkinasesaredifficulttodevelopbecausethe500proteinkinasessharehighlyhomo
-
Jack Flanagan
JackFlanagan,SeniorResearchFellowofUniversityofAuckland.JackFlanaganobtainedhisBSc(Hons)inBiochemistryandMolecularGeneticsatVictoriaUniversityofWellington,NewZealand,andwasawardedaPhDscholarshiptostudyattheJohnCurtinSchoolofMedicalResearch,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AustraliawhereheinvestigatedstructurefunctionrelationshipsfortheglutathionetransferaseclassofdetoxicationenzymeinthelaboratoryofProfPhilipBoard.AfterapostdoctoralpositionresearchingstructurefunctionrelationshipsinthemajordrugmetabolisingcytochromesP450underProfRolandWolfattheBiomedicalResearchCentre,UniversityofDundee,UnitedKingdom,hetookupaHowardFloreyCentenaryFellowshipattheInstituteforMolecularBiosciences,UniversityofQueensland,AustralialookingatinhibitordiscoveryforthehumanhematopoieticprostaglandinD2synthaseenzyme.CurrentlyaSeniorResearchFellowattheAucklandCancerSocietyResearchCentre,Jackisinvolvedinintegratingmolecularmodellingandvirtualscreeningmethodsofinhibitordiscoveryintoanumberofcurrentmedicinalchemistryprojec
-
俞雄
俞雄,就职于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现任研究员一职。俞雄2015年05月10日,俞雄受邀参加了在普陀区光复西路2739号的《2015首届国际抗衰老医疗高峰论坛暨荷尔蒙疗法培训班》
-
唐克轩
唐克轩,男,1963年12月26日出生,民盟盟员,2004年专业学者特聘教授。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英国Nottingham大学生命科学系植物生物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1996年2月至2003年8月,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及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9月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工作,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复旦-交大-诺丁汉植物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兼任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转基因植物及产业化基地等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农学会副理事长、《MolecularPlant》、《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等杂志编委。研究方向: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内外研究项目(国家“863”项目重大专项、国家转基因专项等)十余项,开展植物生物反应器、植物代谢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植物等研究。在SCI期刊如PNAS、PLANTA、BIOINFORMATICS等上发表生物技术领域文章150余篇,申请或授权专利70余项。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基因共转化技术使转基因莨菪发根中东莨菪碱含量提高了9倍,为植物次生代谢基因工程树立了良好典范,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2004年)上。1999年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奖励;2001年获得“上海市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奖励;2004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入选“2007年上海领军人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获得者。演讲题目:青蒿代谢工程育种与产业化
-
Vania Braga
VaniaBraga,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教授于2016年4月26日受邀参加了《第九届国际蛋白质和多肽大会》,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
吴琦
吴琦,男,主任医师,教授,呼吸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硕士学位。擅长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及鉴别诊断。天津市海河医院副院长,天津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天津医药》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肺栓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介入性肺减容治疗。参加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肺栓塞规范化诊治方法的研究”、国家863课题“SARS患者的随访”,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课题“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卫生局课题“急性肺栓塞患者凝血和纤溶机制的研究”。2004起主持局级科研项目“经支气管肺减容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申报两项国家专利:单向活瓣肺减容支架和支气管单向通气支架,于2006年5月完成国内首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现正在主持天津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承担天津市卫生局攻关课题“COPD的干预与评价”;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期(临界)呼吸衰竭”的研究,参与了“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方法的研究——抗凝与溶栓治疗多中心研究”。
-
Steven S. Rothenberg
StevenS.Rothenberg,就职于丹佛落基山儿童医院,现任教授一职。StevenS.Rothenberg2015年04月12日,StevenS.Rothenberg受邀参加了在福田区海园一路的《2015深圳外科论坛》
-
王建春
王建春,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院院长,王建春,男,1964年5月出生,主任中药师,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长期从事中药新药的研制等药学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近年来主持新药开发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
陈勇
陈勇,北京中西医慢促会中医与武术养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曾受邀参加过《2016第四届中国(北京)养生保健产业博览会》、《2016中国中医慢性病防治学术大会》、
-
魏锋
魏锋,博士,研究员,主任。200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毕业后赴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药学院(美国国家天然产物研究中心)从事天然药物学博士后工作。2004年回国后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现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中药材室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为中国食品药理事、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审评专家,科技部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性检测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国药典》2005、2010版英文版编委等职。主要从事中药鉴定、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等工作。先后负责并参与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北京市科委等科研课题多项。承担了多项国家药品标准起草、修订、复核等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著9部。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鉴定新技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中药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