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noySarkar博士
BinoySarkar博士,就职于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大学环境污染评估与修复研究中心,现任研究员一职。BinoySarkar博士2015年04月25日,BinoySarkar博士受邀参加了在建邺区金沙江西街9号(江东中路)的《2015第八届国际工业生物技术大会》
-
Gwo.Chin Lee,MD
Gwo.ChinLee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骨科副教授、学部主任和成人重建研究生导师。北美22个最顶尖的膝关节手术专家之一。Lee医生在临床实践和研究领域都很活跃。他的专业主要是复杂关节置换、翻修和假体周围感染。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翻修和感染后关节置换的结果、患者风险分级和卫生政策。
-
傅开元
傅开元,就职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现任放射科主任一职。傅开元2015年07月18日,傅开元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华西口腔医院北京分院)在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路3号院(地铁5号线北苑路北站下车B1出口路东侧)主办的《2015口腔临床医学新进展研讨会》
-
王红宇
王红宇,女,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2008年完成的课题《电话传输远程心电监测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价值及诊断标准的研究》获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专著18部,代表性著作有主编《心电系列检查方法与诊断标准》、《临床动态心电图学》,主译《心电图分析指南》等。发表论文70余篇,主要有《用心率变异指数法预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心率震荡不同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等。研究方向为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自主神经与心血管疾病、心电信号检测与分析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一项。目前推广的科技项目有“心脏远程移动监护网络技术的临床应用”。2000年获山西省卫生厅“山西省心电专业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2004年获中华医学会颁发的“中国杰出心电学工作者”奖,2007年获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奖”、省人事厅“新世纪学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人选”和省委组织部“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证书。
-
沈彬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兼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第四届关节学组组长,2014年度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JournalofArtrhoplasty》英文版特约审稿,《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特约审稿,《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骨科杂志》通讯编委。研究方向:骨关节疾病的外科治疗,重点是髋膝关节复杂初次置换、翻修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科研方向为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治。作为副主编撰写了《关节外科聚焦》和《关节外科手术操作与技巧》两本专著,并参加了5本临床专著的撰写工作。
-
党俊武
党俊武,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1982年考入中山大学哲学系本科,198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生1992年调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策研究室从事老龄政策研究工作2000年调入中国老龄协会,曾任中国老龄协会政研处副处长、处长,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络部副主任、政研部副主任,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政策研究部主任。现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秘书组副组长。著作《老龄社会引论》,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荣获了首届“中国老年学学术成果奖”,首次提出的“积极老龄化应当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观点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
陆艺
陆艺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教授功能性DNA纳米技术和靶向给药选择性成像及其应用会议名称:中美华人纳米医学及纳米生物技术学会2016学术年会会议时间:2016年7月8-11日会议地点:北京国家纳米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主办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介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美国主要的医学与行为学(medicalandbehavioralresearch)研究机构,任务是探索生命本质和行为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充分运用这些知识延长人类寿命,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和残障。国家纳米中心主办方:国家纳米中心介绍:是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共同建设并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全额拨款直属事业单位(正局级),事业编制155人。于2003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的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全额拨款直属事业单位。
-
顾臻
顾臻,北卡罗来那大学教授。顾臻,博士,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药学院,北卡州立大学工学院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药学工程学科副教授。200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并于2006年获得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理学硕士学位。2010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获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Koch癌症综合研究院、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师从RobertLanger教授。2012年获聘于北卡大学,建立“生物大分子诊疗工程实验室”,2016年晋升终身教职。其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递药系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微纳制剂、再生医学工程等。目前已在PNAS、NatureCommunications、NatureNanotechnology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并成立两家科技初创公司。顾臻教授曾获“斯隆研究奖”(化学方向)、美国糖尿病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及“Pathway研究奖”、SigmaXi协会“青年教授研究奖”、“细胞/分子生物工程创新者奖”等。2015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其评为“TR35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2016年《GOOD》杂志将其评为年度创新100杰(GOOD100)。其发明的“智能胰岛素贴片”的研究图片曾入选《Science》杂志年度十大科技图片。
-
顾建新
-
-
Jim Li
JimLi,就职于ChiefExecutiveOfficer,现任Sundia一职。JimLi2017年03月21日,JimLi受邀参加了由DELIVER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777号主办的《亚太药物研发领袖峰会2017》